美文网首页幸福做加法
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作者: 幸福就是刚刚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0:51 被阅读36次

大家看到的这个公式,首先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恒等式,也不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数学公式。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几个观念一直交织在一起,有融合,有界限,怎么表达它们的关系,是一个难题,直到听到关于等号的故事,才想到将他们抽象出来的相同部分结合起来思考,是不是会记得更牢,或者更容易理解。

有一个女人抱着小孩上了火车,火车上已经坐满了人没有空座。其中,有一个年轻人正躺在椅子上睡觉,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
遇到这种问题,假设作为年轻的妈妈,您会怎么办?
这个妈妈的做法是:
妈妈用安慰的口吻对孩子说:“这个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
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睛,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然后做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抱小孩的女子。

读到这个故事,首先感到这个妈妈有智慧。其次这个妈妈将自己的正面评价传递给那个小伙子,认同了女人对自己的评价,将他的“自我评价”确定为“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我只是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可能小伙子当初确实累了,也有耍赖的成分在内,如果接受到批评,可能小伙子为了维护自恋,不接受批评而变得“无赖”。但这个妈妈的做法,给了一个照见他自己的“镜子”,镜子里的人是好的,是通情达理的,只是累了,而不是一个“无赖”。
就像我们看清自己的样子,需要照镜子一样,我们看清楚自己的行为,需要“别人的评价”这面镜子。

我们知道: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是需要一生修炼的事。费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超我就是道德的我,负责调节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在进入社会时,我们除了受到权威期待的影响之外,还要接受社会公德的影响,本我的展开很多时候需要在社会公众良俗的范畴内行事。上面的例子里,那个抱小孩的妈妈通过将自己的期待转化为社会期待,最后让那个占座的人,道德感起作用,超我调整了本我的行为。

理解社会这面镜子对自己的影响,认识自己会更加的全面。“镜中我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是我用见感思行写作第26天,收集1000张卡片的工作需要您的监督,期待一起读书、输出。


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相关文章

  • 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大家看到的这个公式,首先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恒等式,也不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数学公式。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几个...

  • 得到|自我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部分组成。 本我,指本能,自我期待; 超我,指道德,权威期待; ...

  • 别人的期待

    和同事吃饭,说到了老板对自己的评价 老王对她的评价是给自己设限,太追求完美 老王对我的评价是不善于向别人求助,对自...

  • 别人的期待

    心理学中,有一个“圣母型人格”。 说的是,有一类人通常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他人身上,把满足别人当做自己的人生价值,而...

  • 写给自己的信

    把花种心上 用心则无敌 如果自己的期待常会落空 那就努力成为被期待 不要让别人的期待落空 这么复杂的社会 得到信任...

  • 觉察日记的格式4

    【我的期待】期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自己对别人的期待。写日记让我们练习首先看到“期待”,期待...

  • 期待别人不如期待自己

    当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不如放在自己的身上 明天多看一本书 明天多刷一套题 明天多跑十公里 明天多跑几...

  • 面对内心的欲望,我们是顺从还是抗拒

    我们总在一种期待中生活,期待加薪,期待放假,期待爱情,期待比别人过的好.....期待是怎么引起的呢?有时,看到别人...

  • 不要期待别人

    只要不对别人抱有太大的期待,一切都不会太坏。 心平气和,顺其自然,来了就来呗,没来也不要去想为何没来。不期望他来,...

  • 别人眼中的期待

    寒寒昨天说要开启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关注她很久了,每天习惯性的去她的粉丝群里看一下粉丝们的讨论。 关注她是因为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的期待=社会期待=超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w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