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技术人员(程序员)的特点,他们在选择加入一家公司的时候,薪资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技术人员看中的都是公司的氛围文化、以及公司能给他们带来的成长性有多高,那当HR和CTO“忽悠”候选人加入公司后,还是需要兑现承诺的,本文将从技术人员的成长方面,来谈一谈CTO及HR应该做哪些工作。
关于成长,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希望在公司能得到成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什么才是成长,怎样才是最快的成长方式。我认为你能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某些问题,那么你在这个问题的领域就有所成长了,成长本身属于量变,只有持续不断地积累能力和经验,加上足够长的时间(有些人可以很快)才能等到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你才会非常明显地看到了成长。
所以我认为技术人员的成长,就是要去不断地解决问题,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碰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成长得就越快。
这是从技术人员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属于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到了每个人头上,显然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性和阶段,去解决不同层面和层级的问题。就像一个在成长中的小孩,可能当前只能肩挑50斤的担子,美其名曰要让他成长,硬塞给他150斤的担子,那他不但没有成长,很有可能就被压垮了。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了解个人特点,有意识地去安排工作,才能让技术人员持续地、快速地成长。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CTO和HR要给予团队的技术人员全面的帮助,对管理者也有较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梯队的概念和建设
一个团队中不能全是牛人,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并不是说技术人员牛人无法共存,而是说技术团队的工作不会全是疑难杂症,常规来说比较难的事情和普通的事情(琐碎的事情)是1:5的比例,大部分还是相对容易的工作,那么就需要团队中有不同能力的人,这样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也能看到自己的榜样,方便参照和个人成长。所以HR和CTO在招聘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团队中什么样级别的人要多少,1年工作经验的要几个,甚至实习生要几个等,都需要提前规划好。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做好技术团队的人员和梯队规划。然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每个人的成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成员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有良好的参照榜样作用。
2、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有个故事说,在南方盛产的橘子,味道鲜美,移植到北方后能长出橘子,但味道苦涩。人也是同样的道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可能取得的成就是完全不同的。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技术能力非常强的,当年在做CDN的时候,他带领团队研发的CDN削峰填谷系统,能让公司批发的带宽卖出两倍的带宽来,从实际的投入产出来看就是同样的投入,通过技术手段将产出直接提高到2倍,这是非常厉害的。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情商太低了,带纯技术团队没问题,可以找到共同目标进行技术实现。后来他自己独立创业,做了很多年都没有任何起色,碰到了太多非技术问题搞不定(这也是很多技术人员的通病),对着电脑搞技术完全没问题,因为智商很高,但创业当CEO确实需要搞人的事情,情商太低了就基本搞不定、甚至完全搞不定。
CTO和HR要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将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让他发挥最大的价值,也会让他更有成就感,无论是对公司还是技术人员个人,都将是好事情。
3、了解技术人员的个性,发挥个人特长
技术领域涉及到的内容之广、深度之深,是很多其他岗位工作不可以比拟的。有些技术人员可以在一个领域深挖十几年,成为该领域的顶尖专家,而有些技术人员可能对技术的广度更有兴趣,可以了解非常多的技术领域,可以做到横向对比和扩展,了解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等。这两者都是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只要能正确理解和应用,都是非常好的方向。
CTO和HR在做团队管理和建设的时候,要正确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和能力,有意识地去调整工作安排,让技术人员能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上去干活,不仅能把工作做好,又能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就需要CTO和HR在用人识人方面有独具慧眼的能力,平时需要多观察、都交流,把握技术人员的想法和期望。
常规来说,我在新人入职的时候,都会跟他聊一聊,他加入公司的原因是什么,选择公司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也会问他未来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离职,如果能坚持干三年的情况下,希望自己在公司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通常能这么深入交流之后,也会比较清楚他要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会根据他个人的期望进行适当的工作安排和调整。当然我也会告诉他,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朝九晚五的准点上下班,只能确保你能拿到薪水,很难让你有更大的提升,一定要去解决疑难问题,才能成长。一旦能和技术人员达成这样的认知一致,那么在工作中给他很多比较难的任务,他不会觉得你是在刁难他,而是在培养他。有这些交流作为前提,自然大家能互相配合好,将工作做到极致。
4、技术人员的能力评估
这个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对人员的能力综合评估,HR本身就是做人相关的事情,需要协助CTO做好这方面的记录,跟CTO协商确定能力评估模型,定期维护和更新;第二就是根据实际工作业绩,进行能力评估的确认。能力好坏光说是不行的,要做出来才算。在实际工作中,CTO会根据技术人员的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的工作内容分配,作为配合CTO的HR也需要随时关注相关工作的安排,至少要了解一些常识性的内容。然后在工作完成后,协助CTO一起做好工作结果评估,将工作结果评估和之前的能力评估进行比对,来确认之前的能力评估是否准确,经过一段时间后是否有改善,进步了还是退不了等等。多次反复评估后会得出技术人员的能力曲线,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看到团队成员的能力、进步速度等等非常多的指标数据,甚至很多数据分析的工作HR都可以帮CTO做掉,只要想去做。
5、新员工的导师制度
我自己最喜欢的培养制度之一。老员工熟知公司文化、工作流程和人际关系,新员工入职后会明确指定一名导师,有清晰的导师任务,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有检查机制。这样做的好处是新员工融入团队会更快,老员工的成就感也会更大。我们对当导师的老员工有明确的任务,哪些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哪些是可以由老员工自主发挥的,甚至在有多名新员工入职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对导师进行一些横向评比,使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完成新员工的融入和落地。
6、轮岗制度
在公司还比较小的时候,技术团队就不到10个人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轮岗的可能。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团队人员的扩充,我会推荐尽可能多地使用轮岗制度。技术团队内部轮岗,让不同岗位的人互换工作,如前后端互换、研发和运维互换、产品和开发互换等,加深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认知,不仅让技术人员的知识面更宽,更主要的是在内部协作交流上会更顺畅,互相理解各自工作的重心和难点。另外一种是技术跟业务团队之间的轮岗,当然基本上是技术同学去做业务方面的事情,业务人员基本无法来做技术的事情的。让技术人员也理解业务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去思考产品和商业的,有助于双方的协作和理解,经过在业务方轮岗的技术同学,之后在工作中跟业务方的沟通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明显地提升。
在通过这些制度和规范的实施后,技术人员能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在团队中位置、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尽快打造高效协作的技术团队,都必须CTO和HR认真配合和执行,好的想法不缺的,只要能贯彻执行下去,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在提升技术人员能力的时候,要多考虑技术人员需要提升的非技术能力,也尽可能地去为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非技术的软性能力有哪些呢,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方面,可供参考:
1、带领团队拿到结果的能力
2、产品思维能力
3、商业思维能力
4、项目管理能力
5、沟通和说服的能力
6、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7、团队管理和建设能力
8、自我成长和成就他人的能力
9、……
只有提供良好的工程师文化环境,才能让技术人员有机会快速成长起来,团队的战斗力才能不断提升,去解决一个有一个的难题,攀上一个有一个的高峰,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好的CTO及HR的用心工作,能在这样良好环境里工作的技术人员,将会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