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按流程向同事G君申请提取数据,没想到他觉得我们部门事多,气冲冲地要去找我的直接领导理论。
一路上G君说话夹枪带棒,我建议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岂料此人在走廊里大嚷起来。
我知其性格如此,打算避其锋芒,于是建议我和他分开坐电梯,在领导办公室碰面,结果他不依不饶,跟着我继续吵吵嚷嚷。
孙子说: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郭化若将军解释说:
只知死拼会被杀,贪生怕死会被俘,急躁易怒经不起刺激,廉洁自爱受不了侮辱,爱护居民则会遭受烦劳。这五种危险,是将帅的过错,也会给用兵招致灾难。军队覆灭、将帅被杀,都由这五种危险引起,带兵打仗不可不警惕。
G君是高级主管,按理说这个层级应该知晓职场基本礼仪,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克制自己,然而此人却是一点就着,甚至自燃自爆。
G君手下是大学毕业才几年的三位小姑娘,但我多次去他办公室沟通工作时,从来没有感受到其他女孩子多的办公室里,那种轻松活泼、欢声笑语的氛围。
下面我们分别讲讲这五危之将。
一、必死之将
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为什么这些人不要命?因为他们擅长动武,习惯于用这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小混混不要命,好勇斗狠,但是老大却不会,因为大哥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靠钱、还可以靠关系。
明明可以和气生财,用其他手段解决问题,大哥当然不会随意拼命?
徒手攀岩的人非常勇敢吧?当然是,但这个群体的死亡率超过50%,两个人必死其一。挑战极限会让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勇敢者因此感受不到危险带来的恐惧,他在兴奋中落入了死神的陷阱。
二、必生之将
《资治通鉴》里讲东晋桓玄篡位,刘裕率军攻击。桓玄带领数万人对战刘裕几千人,拥有如此巨大的军力优势,恒玄竟然还秘密派手下在石头城准备舟船,计划着一旦战败赶紧跑路。
结果,桓军上下都知道主帅畏敌,战事刚起,恒军一触即溃。
两军对垒,必生者,还不如必死者。
桓玄是必生者,贪生怕死;刘裕是必死者,视死如归;结果刘裕每战必胜,最终夺了天下。
无论是打架还是打仗,意志力都无比重要,必生者缺乏战斗意志,如果他不幸还是统帅的话,就只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了。
三、忿速之将
前面职场故事的G君属于忿速之将。忿,刚直易怒,速,偏激,心胸狭窄。
比如我去找他提取数据,他可能想的是:
你没有看到我很忙吗?你们部门怎么老是来提数?凭什么我要为你服务?
此人属于科技宅男,考虑事情只从专业出发,只有刚性,却缺乏必要的柔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什么一棵树会被吹断?那是因为太刚。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你这么刚值得称道,面对职场同事你这么刚那叫有病。
工作内容稍微偏离正常轨道就受不了,工作中稍微感受到一点压力就爆发,那是因为缺乏冗余度,缺乏面对非常局面时的足够情商。
四、廉洁之将
这里的廉洁,是指洁身自好,极端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名声,容不得自己有任何污点。
海瑞,爱惜羽毛,但没做几件有利于大局的实事;张居正,结交宦官,但真正为大明振兴做了巨大贡献。
廉洁之将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在乎口碑、名节,为此将整体利益、人民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于是做事畏手畏脚,缺乏必要担当。
为什么《亮剑》里的李云龙受欢迎、能成事?那是因为他从实际出发,不拘小节,违反纪律的事情,比如骂人打士兵抢友军装备,他都干过,但他不在乎名声,他更在乎战斗中的实际成效,在乎老百姓、战士们的实际需求。
五、爱民之将
我们不免都会问:爱护老百姓的将帅也有大错?这里要从历史角度来看。
从历史角度来说,古代爱民在战争中容易导致失败。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带着荆州百姓跑路,结果带着大堆人没跑多远就被敌人追上了。
再如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屠城的人道主义惨案,为什么?因为进攻方的主帅必须向士兵承诺允许烧杀抢掠、乃至屠城,这样士兵才愿意为其拼命。如果此刻有将帅要求爱民,他首先就会被愤怒的手下干掉。
即使在现代战争,你依旧会看到某美、某英、某加等国家在战争中杀害平民的暴行,上层要求爱民,下级士官依旧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到了现在我们理解孙子所说爱民之将,我们依旧要把它放在局部与整体关系中去理解。
知道了五危之将,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可以勇敢、能够妥协、适当情绪化、看重名声、爱护百姓,但不要去走“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的极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