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本真语文交流

本真语文交流

作者: 素馨若霞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10:07 被阅读0次

    不是所有的任务型课堂只能是一个单一任务组成,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可以指向一个任务,但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可以多种任务穿插交错的。

    任务是学生要在课堂上学会什么,不是老师要让孩子学什么。

    学生的任务,充分考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语文要素是指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要素。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所有单元导语都从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列出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将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统筹规划目标训练序列,并分梯度编排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或活动中。在单元内容组织上,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双线组元的结构表现为每个单元都贯穿 “宽泛的人文主题”和 “语文要素”两条线,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单元的训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增强了可操作性。这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的特点之一。

    统编教材安排语文要素,是为了着重解决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明晰语文课程内容,解决语文学科学什么,为什么学,在小学阶段要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叶圣陶曾说:“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搞一阵。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呢?这个问题,读者诸君如果没有思考过,请仔细地思考一下。”教师一定要把在语文课上要学习哪些内容,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这些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问题研究清楚,不然的话,一切努力就没有方向和目标。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削弱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二是如何建构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序列,体现训练的系统性,使教材建设走上科学化道路的问题。统编教材依托语文要素,全面有序地对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以及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学什么、怎么学作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把叶圣陶提出的 “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明晰化、具体化。

    语文要素的范围特别大,当然现在也有语文要素。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更精准的定位了语文要素!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由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要求组成,这是课程实施的指南。

    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了9条课程总目标,分别从立德树人(第1条)、文化自信(第2、3条)、语言运用(第4、5条)、思维能力(第6、7条)、审美创造(第8、9条)等维度提出,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学习的终结性目标,比较抽象。

    学段要求部分从四种语文实践活动类型描述“每个学段学习应达到的水平要求,属于过程性目标”,比较具体。

    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则更为具体,是对学习结果的描述。

    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厘清总目标、学段要求、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有助于制定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语文实践活动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教师不再以“提问”为主线组织教学,而是采用“学习活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努力从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任务驱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实践活动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任务”就是把这四类活动综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实践活动,从操作层面看,就是“让学生从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从说话中学习说话,从聆听中学习聆听,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习作中学习习作”,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本。

    以前我们可以死磕知识,现在我们必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同时要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乐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语文的语用功能!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是我们单元情境的出发点,情境要真实,贴近生活!

    教学情境一定要能落实,才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情景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语言使用上更贴近生活,促进知识的迁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真语文交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c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