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的相信了缘分,大概就是从2022年5月的西藏之行开始全然的相信。
今天,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特别的日子。不同于往常的代课题,平时完成后还可以与学弟学妹们一起聊聊天,只要任务完成的到位,我就同意和他们一起讨论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话题。
昨天很晚的时候,几位教授忽然联名提议,早八点想来听一听我的课题答疑,看看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同学们在那么快的时间内,完成他们认为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量。
我没有迟疑,即刻答应。
今早8:00照常晨会,由我来代研究生新课题答疑,由北大、海大及中大教授前来观会。
他们原以为,忽然那么多人来参与,我会表现的很紧张,结果我却轻松上阵。我想,当我准备全面的时候,也就无惧展示,自信就够了。
其实,这不是教育行业给予我的历练,而是留学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及海外从业经历中的磨砺,已然把我塑造成了这样,或者说是现实把我逼到了今天这个状态,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不行也得行。
大概没有人天生就可以特别无敌,想来天才不是天生的,只是后天的潜能激发让他们有幸成为了天才。而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这样淡定,失败的多了,也就无惧无恐了,懦弱不是理由,一直失败也不是真理,这和我留学时期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S教授说:就以你现在这个专业水平,不从事教育领域的事业有点可惜了.....
Y教授却说:教育领域的双假期,也远达不到她的自由程度。
这句话算是说出了我的心声吧,千金难买我自由。还是那句话:赚钱怎么不是赚,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才更精彩~
今早点开简书,一位读者的千字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在留言中亲切的称我为“A”,也许是我的简书名太长了,也或许是她喜欢这样称呼我,总之名称只是个代号,叫我声“喂”,我也会笑容以对。
留言很长,一共分为五段内容,第一段是她的自我介绍,第二段是她的个人经历,第三段是我近两年文字中她所喜欢的内容及所到所行之处的感悟,第四段是她对我的感谢和欣赏,第五段是她昨晚给我写这个千字留言的原因。
从内容来看,她的写作水平还不错,她的文字很朴实很流畅,那份真诚也打动了我。她从我的朋友圈来到了简书,为我写下了这些留言,也许她并不想让我知道她是谁,只是告诉我,她一直在跟随我,我的文字治愈了她,也成功唤醒了她。
早晨的时间总是很宝贵,但我还是逐字逐句用心的去解读了她的心声和感慨,留言中她告诉我她是一个性格非常孤僻的人,她只是一位很普通的读者,普通到在茫茫人海中也很不起眼的一员。
两年前她,正沉浸自己的伤痛中,终日以泪洗面,无处宣泄。偶然的机会读到了A的文字。是A的能量,让她感受到了,原来这个世界还有一个这样的她,虽然素未谋面,但她是那么特别的一种存在。
A喜欢旅行,A喜欢拍照片,A将快乐和祝福带到了她的所到所行之处,A并不知道文字的这一面有“她”的存在。A也不知道,在文字的这一面还有一个人在这样默默的关注着她,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终于,“J”走出了自己的阴郁,走出了自己的困境,此时她非常有勇气的写下这五段很长的留言,她坦然的告诉了A,她的存在。
今天的这一篇文章,就是我给予“J”的回复。
其实,人这一生哪儿有什么一帆风顺,不是今天在这里摔了一跤,就是过几天又掉进了哪个坑里在不停地挣扎。我想,今天有幸能够读到你的留言,这便是我们的缘分。
相信通过这两年多你对我的文字输出及了解,你会发现你眼中的“A”,她并不是那么的完美,寻常人喜怒哀乐她有,寻常人的不顺心不如意她也会有,我也有自己的苦楚和无法言说的不尽人意,可那又如何呢?
所谓,无经历,不人生。
不去突破人生设的一道又一道屏障,又怎能实现遇见彩虹的愿景。没有跌倒就选择爬起来的勇气,又如何去面对余生几十年的时光呢?余生还长,坎坷还很多,回头看看过去,又是另一番风景。
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你一定会看到我为你写下的这一段文字。“J”我会深深地祝福你,过去了就让他过去,随风而去。遇到困难没什么大不了,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就有无惧风雨的能量,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