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打卡)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4165/4d0d9441ff15f721.jpg)
当我们仰望银河、聆听松涛、触摸大地、凝视一朵花的开放……你可曾想过,我们可以逻辑的思考、科学的分析,然而,在你面对黄山日出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时候,你能说的清楚美么?美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这种无言而又无形的东西如此的有力量,如此的撼动人心,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感动和愉悦?
人类对美的追求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然而相比人类的滚滚历史长河,“美学”这门课程是如此的年轻,只有短短300多岁。而这门年轻的课程几乎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所有宽广、丰富和深厚。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4165/c6614b40e0ccf77e.jpg)
席慕蓉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
审美既是一种认知能力,也是一种觉知体验,感悟美的能力需要滋养孕育的空间,需要岁月的沉淀和打磨,丰富而易感的心灵是美的源头活水。
浮躁与喧嚣之中,很难聚焦出深沉动人的美,当我们的生命从粗糙中觉醒,不愿流俗,不肯苟且,对美有着追求和向往,对生命抱以热忱的时候,我们才离美最近。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4165/d34533c245093662.jpg)
美常常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一种知识。美育“塑造人的灵魂”,而最令人无奈的莫过于现在教育中美育的缺失。如今的孩子们虽然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艺术,疲于奔波于各类特长训练,却无法从容地沉浸并享受于艺术之美,去感受一朵花的开放、去体会天空中云的流动、去观察自然中光影和色彩的变化。
庄子说: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当我们的孩子听到一首乐曲而不被感动,对生活中的美视而不见;在美的世界当中,感觉不到生命本元的一种热情,生命本元的一种渴望和追寻;那么,他们怎么能够拥有生命的完整、从容和豁达?
正如蒋勋所说:“美,其实是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个拥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几乎可以面对生命中的所有困难。他会觉知的去看人和事,而不是判断的去看,当从审美的角度去看人和事,就不会有成见,即使面对一地鸡毛,还是可以活得很悠闲。因为,他的自在、独处,不是依靠外在环境,而在於心灵的感知是否敏锐;因为,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阻难,生命都会往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4165/a7ad28bdf6efc937.jpg)
蒋勋曾说:“人最大的谦卑莫过于能意识到身边所有的人你其实都无从判断,能明白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它意味着你看到一个生命,虽然不能理解,甚至并不认同,可是你却明白和尊重他的生活方式”。
祈愿每个人都能从生活美学、心灵健康为出发点,心中有爱、眼中有美,审美的面对一切。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颗心去撼动另一颗心,让自己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社会,都活色生香,生动美丽。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为你
再一次圆满
———蒋勋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4165/3261d124ae7b930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