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书超伽网红作家蒋坤元的礼佛篇《印光大师说瘟疫》
共同祈祷遍天涯,
祈求苍天佑中华。
印光大师神明示,
素食念佛救大家。
应该还是很灵验,
素食无荤病难下。
武汉挺住众瞩目,
疫情清除乐华夏。
在作家的《长篇小说|圣堂寺传说|83》里有一首诗:
方丈察看桥进度,
下雨漏水天王殿。
没打雨伞去殿里,
缘分细说无水前。
小僧突报人出家,
吩咐带到室里边。
及至看到造访者,
方晓黑龙苦衷言。
在作家的怀旧篇《有些民风在消失》里有一首诗:
看罢文章泪潸然,
民风渐失难像前。
不是人民去忘祖,
难回村庄已拆迁。
抛梁风俗多温馨,
犹记雀跃在当年。
难为作家文怀旧,
却添怅惘到心田。
附注:本来我这篇读后感是要冠上《武汉挺住众瞩目,疫情清除乐华夏》,但担心能不能通过,因此改为《难为作家文怀旧,却添怅惘到心田》。我读坤元君的文章,再写上一些文字,不能说是评论,因为我就是一个习作者,又不是那些学问渊博的评论家,去对一个网红作家的文章作评论,显然是不合适的,只能算读后感吧。读后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不必像评论家那样煞有介事地评论得头头是道,也不要担心评论得是否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读后感就是把你心中在读了文章的感想写出来。但写这个读后感也要看人,譬如我写读坤元君的文章的读后感,有时我写错了,而且有些错得很离谱,但坤元君从来不像有些人那样对我写的读后感发表大段大段的议论,他是很耐心而且用极简洁的文字,很淡然地给我指出来,让我注意到后并加以改正,这就让我备感温暖。况且,我写这个读后感,也是想从作家的文章中汲取营养,我在平常读书中,不仅读坤元君的文章,我还读很多名家名作,当然了,简书中那些文笔相当流畅的文章,哪怕只有两三百字的文章,也都在我的阅读范围里。因为我要像辛勤的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
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今天读坤元君的《印光大师说瘟疫》,感到坤元君天生有大爱无疆的悲悯情怀,他写文章和在商场上拼搏够忙的了,但他还来关注武汉的疫情,很关心武汉人民的生活,这不禁让我们也生起关注之情,我们为武汉人民祈祷,希望武汉加油,“武汉挺住众瞩目,疫情清除乐华夏。”同时坤元君在说到印光大师的开示时,说到经常吃素食,我觉得这个还是有些科学的,因为素食不同于那些荤菜,素食属于绿色食品,无污染的,不像那些畜禽走兽什么都吃,有病毒的也混吃,素食食材,只要在其生长期,不瞎打农药,不施有污染的肥料,基本上就能算绿色食品了,人吃下去,对人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我们在茹蔬啖素时,要比茹荤嗜腥好了不知多少倍。我读坤元君的文章,觉得印光的开示对人还是很有启迪的,对我们渡过疫情期还是很有帮助的。
坤元君的《有些民风在消失》,这是一个沉重而无奈的话题。不是民风在消失,更不是我们平民百姓在数典忘祖,而是现在动辄拆迁,已不需要村子里的那些能工巧匠带领着村民们建房造屋,因此也就没有那些抛梁抢馒头的情景出现了,更看不到村子里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和七大姑八大姨们,来为主人家杀鱼剁肉择菜忙大餐,我在童年和少年以及青年时代欢呼雀跃抢馒头,以及我挥汗如雨地帮村民们建房造屋添砖加瓦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啊,回不去的村庄,回不去的当年美好的时光。因此,我在作家的文章的评论区里才会这样说:“难为作家文怀旧,却添怅惘到心田。”
请点击蓝字,读作家的《长篇小说|圣堂寺传说83》,我们盼望方丈能够收留有家难回的黑龙,作家后边的章节更精彩,我们去追,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