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一篇名为《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的“10万+”文章让一家叫做南锣鼓巷朴道草堂书店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和众多热点事件一样,紧接着上演的是“反转”的戏码。超乎了“中国互联网热点新闻3天之内必有反转”的定理,当天晚上,题为《谁TM有空杀死这家进后院要收100块钱的书店》的“打脸文”就横空出世。
一夜之间,两篇立场截然相反的文章、两种争锋相对的态度、一场精彩的反转戏码。“围观群众”的态度也从同情声援转成质疑和指责,纷纷表示之前被实体店的情感绑架出现误判。
发生在新闻事件和舆论热点上的这种“反转”并不少见,“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最终证实是子虚乌有、“罗尔救女事件”最终成了骗捐、“东北农村礼崩乐坏”全是虚构……尽管信息铺天盖地,但真相却永远在路上,而众多“吃瓜群众”也总坐着情绪的过山车。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反转的戏码此起彼伏,而人们也易把这些反转归结于新媒体技术。诚然,在这个随时发生反转新闻的当下,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但新闻反转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更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年代人们就已经不时地经历着新闻的反转。比如“大跃进”时期的“亩产万斤”,在当时就是言之凿凿的“事实”。媒体报道连篇累牍,言之凿凿,人人都信了。后来,类似的“新闻”全都反转了。只是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将新闻反转的各项因素放大,才导致了反转戏码的频繁上演。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新闻反转并非总是坏事。“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报刊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新闻的发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人们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换句话说,新闻每反转一次,我们离事实真相也就越近一步。没有人能以“上帝视角”洞察每一件事,新闻报道也是如此,都是记者一步步深入了解和采访从而尽可能还原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不同于法院判决书,不是最终裁决,而是对每个阶段所发生的事件的客观描述,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属性。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由于大量未经专业训练的“公民记者”承担了大量的传播任务,新闻专业主义正经历着重大打击。信息核实的成本普遍增加,人们在不经意间便成了造谣、传谣的工具,而记者成了最终的“背锅侠”。比如,上面那两篇社交平台热文,前者作为当事人自述的这类传播形式,因为是第一手材料,而且充满情感,时效性强,很容易被人们相信。但是,当事人的自述,往往有意无意地略去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而倾向于传播符合自己期待的新闻。后者列举了:被封的书店大门系违规开墙打洞、书店设置至少买一本书的消费门槛以及100元的付费阅读区等事实陈述。不同于前一篇的过度煽情和抒情化表达,这一篇显得更加有理有据,事实表达多余情感陈述,自然又掀起了另一波的站队和声援。在这种传播中,或无限放大冤情,群情激昂;或荣耀走上巅峰,正义无可辩驳。不论哪种,皆不是新闻报道的理想模式。
新闻一再反转,除了新闻本身的问题(或者说信息传播者的问题),信息接受者自身的局限也不能不提。据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在广州发布的《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新媒体使用能力最强,但批判性理解能力最弱。很多情况下,媒介素养不强的网民惯于根据个人经验来脑补新闻,不是基于新闻事实,而是基于“刻板印象”和“符号标签”来理解新闻。比如,当城管和小贩发生纠纷,就脑补出“城管暴力执法”;当发生“地铁打人事件”,就想当然地谴责男生欺负女孩子;当提到“女司机”,便不由自主联想到“马路杀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事件符合他们的情绪需要,就选择马上相信,不论信源是否权威、事实是否完整。
就目前而言,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无疑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我们比以往更快、更容易获取信息,却也最难获得真相。所以,当下一次反转来临,别光顾着打媒体的脸,想想怎么不让自己被打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