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攻击与战争

攻击与战争

作者: 时间很宝贵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6:17 被阅读15次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攻击行为并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现象。其实,它是一组行为策略,只有在高度特殊化的情境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攻击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之所以得到了进化,是因为它能够解决很多非常独特的适应性问题,比如获得资源、同性竞争、提升社会等级以及留住配偶等。

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预测攻击行为的诸多差异:性别差异、个体差异、一生当中的差异以及跨文化之间的差异。证明攻击行为的差异性,并不代表它与生物学因素完全无关。其实,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是一种真正的交互作用论:它详细地阐明了一系列的因果条件,包括凶手和受害者的特殊特征、激发攻击行为的社会情境,以及攻击行为能够解决的特殊适应性问题。

进化的观点认为,采用攻击策略至少会给我们的祖先带来六方面的收益:获取他人的资源,保护自己和亲属免受攻击,让同性竞争者付出代价,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打消竞争者的攻击念头,还有防止长期配偶的性背叛。

进化的观点作出了这样的预测,攻击行为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而且攻击者和受害者一般都是男性。如果一个择偶系统拥有一定程度的一夫多妻特征,那么自然选择将会在男性身上塑造出某些冒险的策略。这些策略让男性获得了比平均份额更多的性接触机会,不必担心自己完全被排除在繁殖活动之外。各方面的经验证据都强烈表明,大多数的身体攻击都是男性所为,而且大多数的受害者也都是男性。这些证据分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性凶杀事件的统计资料,校园里的欺凌现象的频率,还有澳大利亚原住民社区中的身体攻击行为的人种志证据。

四种不同组合的攻击行为(男对男、男对女、女对女、女对男)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情境因素。激发男性的同性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通常包括失业和未婚。这两种因素都预示着个体即将被排除在繁殖活动之外,所以它们激发了男性的攻击性的冒险策略。另外,当男性的地位和名声受到威胁时,当男性看到或者怀疑有竞争者打算“引诱”他们的配偶时,他们也会对其他男性发起攻击。

女性之间的攻击行为主要发生在同性竞争中。但是,女性通常不会使用身体攻击,而是喜欢使用口头攻击来诋毁她们的竞争者。女性最常用的毁谤策略,就是攻击竞争对手水性杨花、行为不检,或者嘲笑竞争对手的外貌。这两种策略都非常有效,因为它们违反了男性在挑选长期配偶时的偏好和标准。

男性对女性的攻击行为主要是为了控制女性的性活动。性嫉妒是激发男性对他们的配偶发起攻击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这样的攻击行为确实有助于阻止他们配偶的不忠行为。由于年轻的女性拥有更高的繁殖价值,所以她们往往更容易受到配偶的攻击。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远古男性都希望自己成为年轻女性的唯一性接触对象。

虽然女性杀死男性的事例特别少见,但是确实也存在这样的事情。不过,女性通常只是为了自卫。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男性因为女性的不忠行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捕风捉影)而大怒,女性为了保护自己才不得已杀死了男性。

战争是指一个合作同盟向另一个合作同盟发起的攻击行为,它在所有的动物当中都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只在两种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了战争行为——黑猩猩和我们人类自己。进化的观点带来了很多关键性的预测:战争是一种纯男性的活动;和女性的性接触机会是男性参与战争所获得的主要繁殖资源。确实,经验证据支持了这个理论。研究者发现,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只有男性才会参与战争;和女性的性接触机会是战胜方所获得的主要战利品;男性比女性更多地自发性地评估自己以及他人的战斗能力;男性比女性更加看重同盟者的下列特征——身体强壮、勇于面对危险以及善于打斗。尽管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现有证据都支持了战争的进化理论,并且向我们表明,男性已经进化了专门用于参与战争的特殊心理机制。

本章的最后一节考察了人类是否已经进化了杀人的心理机制,并且介绍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杀人行为是一种“疏漏”,是当事人在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来控制他人时所产生的意外结果。第二种假设认为,人类(特别是男性)已经进化了一种特殊的“杀人机制”。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这种机制能够被激活。如果杀人行为带来的收益超出了它所引发的代价,那么这种机制就会产生行为输出,即杀人行为。虽然我们还需要对这两种假设进行更加直接的比较,但是杀人念头的普遍性、激发杀人念头的情境的可预测性、明显的性别差异以及凶杀行为的预谋性等等,似乎都支持了杀人机制理论。

不过,进化心理学对人类攻击行为的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三个男人都面临配偶出轨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反应却完全不同:一个是暴打,一个是杀人,另一个则是酗酒。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进化的视角还无法对这种现象给予解释。另外,进化的观点也不能解释下列文化差异:在有些文化中(比如Yanomamö),男性的攻击行为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在另一些文化中,攻击行为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名誉损失。所以,当今的进化心理学在对攻击行为进行解释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但是,虽然进化心理学对攻击行为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种理论框架所提供的研究思路,是许多其他的研究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攻击行为的进化理论可以非常简洁地解释很多令人费解的现象。比如说,男性对男性的攻击行为最为普遍,男性的性嫉妒是家庭暴力和婚内凶杀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有,继父母的身份是引发继子女的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同时进化心理学让我们朝着关于人类攻击行为的复杂交互作用论又迈出了一步。

相关文章

  • 攻击与战争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攻击行为并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现象。其实,它是一组行为策略,只有在高度特殊化的情境条件下才会...

  • 攻击与战争

    攻击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适应器问题:1、夺取他人的资源;2、保护自己和亲属免受攻击;3、让同性竞争对手遭受损失;4...

  • 《兵不血刃》

    与犯罪作斗争,与战争有相似之处。有时需要火炮攻击,有时需要阵地转移,有时还需要发动攻心的宣传!今天我们就"...

  • 今日读经 结39章

    2020.3.16 周一 歌革攻击以色列的结果(39:1/29) 本章继续描述歌革联军对以色列的攻击与此次邪恶战争...

  • 那个平凡的老头儿---库图佐夫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史诗级的巨作,全书文笔流畅优美,描述了拿破仑攻击俄国到最终撤退的过程,以及...

  • 今日读经 结38章

    2020.3.15 主日 末后的战争 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结三八:17) 人类历史中,有太多的战争...

  • 这才是美军

    八十年代,三十岁出头的刘亚洲接连写了一批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这就是马尔维纳斯》,...

  •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6.1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认知与攻击

    本章是认知流派的相关研究,包括 认知与攻击 性别、记忆与自我解释 认知与抑郁 本文内容为认知与攻击 认知与攻击 一...

  • 蒙古帝国西征

    蒙古帝国建立以后,自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金...

  • 战场生存指南(四)

    战场的威胁,大炮与飞机的威力一 自二战以来的历次战争中,大炮和飞机(只限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作战飞机)是给敌我双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攻击与战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p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