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给孩子买了个礼物,就是一个房子模型。这个模型里面设计的就像家居一样,有客厅,有主卧,有楼梯,有浴室,有书架,有宠物……很齐全也很温馨,只是这些东西都是要自己根据说明书示意图来操作,很小,又很繁杂,看到评论区里大部分人都评价说:花费了特别多时间来做,有的长达三个月,虽然时间很长,但是当完成后,按下按钮,小屋子里灯亮的那一刻,简直是满满的成就感。
孩子还很小,只是看到成品,就特别开心,特别期待,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快递到了没?
快递到了,打开一看,果真,就是那个组装的说明书内容就不少。我是买之前就和孩子爸达成共识了:我是没耐心做的,全部靠他了!孩子爸倒是知道我的急燥性子,没指望我,我一再给他说了网友的评论和组装这玩意儿的复杂和精细,我估计他应该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才答应我下单买的。只是,当我们看到说明书的内容时,孩子爸还是面露难色。因为细小的道具之类实在是又多又小。一开始,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从哪儿下手呢?先做什么呢?
孩子倒是特别积极,也很兴奋,一下子看看这小袋子里装的啥又看看那一包里装的什么……总之忙个不停。为了让孩子不打断他爸的行动计划,我就只带着孩子看封面上的成品图,说:哎,这有个浴缸,浴缸还有泡沫,那有个小书架,就是好小哦……在我和孩子看成品图片的时候,孩子爸才能安心的看那些组装说明书。当时,尽管他找到了一些头绪,但是嘴上还是时不时的唠叨着:这玩意儿可真麻烦,真精细……抱怨归抱怨,行动还是有,这项“大工程”在唠叨中就开始了!一开始就是将大点的墙纸剪下贴在墙面,还有将地板纸剪下贴在地板上。我本来毛遂自荐,说这照着横线剪边框,我还是能够胜任的。只是,孩子爸一再强调说只要有一点剪得不到位就不完美了。那就不怪我了,既然他追求完美,我又是粗枝大叶只求大概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我还是不插手的好。就这样,他一点点认认真真的剪边框,眼睛一直盯着那线,身体也总是一个姿势,我建议他不要那么认真,他说:“那可不行。你看这图纸上都是特别精细的,精确到了毫米。”看他如此执着,如此认真,我还能说什么呢?孩子在旁边看着一直都是他爸爸在操作,也着急了,各种说:这是妈妈买给我的玩具,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吗?我自己就是剪纸大王,我要自己来。只是不管他封自己是剪纸大王,娃娃大王,还是组装大王,都没能让认真的孩子爸答应孩子帮任何忙。我也知道这些小零碎儿,不见一个就不完美,也可能就做不成功了,就让孩子自己玩。好在店家送了两个小娃娃,看到他爸一直不让他动这个,也不让动那个,孩子气鼓鼓的,说:那我还是陪我自己的娃娃算了。果真,接下来,在孩子爸制作的过程中,孩子沉浸在两个娃娃过家家的世界里了。
第一次组装,看到他慢慢剪纸,慢慢贴窗纸,那动作慢的让我着急,我又忍不住自告奋勇,说:“我来”。结果被拒绝。过了一会儿,我又说要不要帮忙,再次被拒绝。“这给孩子买的个玩具,到头来,是你一个人沉浸其中,做的不亦乐乎。”我说。“那你来啊?你知道这得多仔细吗?刚刚剪那个玻璃边,宽了一点儿,就贴的不完美。”孩子爸这话满是鄙夷,也满是对自己追求完美的执念,得了,我自己去追剧算了。
就这样,一连几个小时,都是他在那坐着,各种剪,粘贴,找材料,用美工刀做记号……孩子呢就是时不时的要帮忙,要看看那些小玩意儿,要找找那些零碎件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拒绝了。所以威胁和不满的哭泣声就来了。后来,连我都忍不住说:“你为了这个小房子,目前都哭了三次了,你这样为了无谓的事情哭,值得吗?你不打扰,你爸进行的还快些!”孩子赌气说自己还要哭十次的。我们两个大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索性不管他,要哭就哭,要拿零件就拿零件,至少让他有种参与感嘛!这样下来,看他们两个还挺和谐的。不和谐因素可能是我了。孩子爸在孩子的期待下,监督中,一刻也没有休息。连过了中午饭点都没觉察。看这样子,我的中饭算是直接略过了。那我就自我安慰,算是减肥了。只是我和孩子的嘴巴可没停,饼干,水果,瓜子轮流来。就这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说是追剧的我其实也没看什么电视剧。一会儿看他,一会儿看孩子,一会儿看图纸,一个周末就这样过去了。
目前成品还没有出来,现在记下来,也是为了写自己的心境。说实话,孩子爸比我安静,比我有耐心,比我更适合做精细的活儿。看到他那样认真地连着几个小时为孩子做玩具,我还开玩笑说:“我总觉得一个擅长做女工的男人不是什么大男人。“其实生活中,就像他这样做适合他的事情,也让我自己乐的清闲。希望当作品完成的那刻,孩子的快乐兴奋,我的佩服赞叹,也能增强他自己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