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生的鼠宝宝,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代。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不断刷新确诊/疑似病例新纪录,无数生命在没有告别中消散,人类在惶惶中度日如年。而另一边,无数小生命在希望与期盼中呱呱坠地,这又预示着人类生命终将生生不息,终将以顽强体魄与病毒抗争到底,取得最终胜利。
而我,也在这不平凡的疫情期间,期待着我的小生命的到来。作为一名孕妈,一位准妈妈,我的宝贝在未出生时候就已经见证了人类如何与病毒抗争的奇迹,未来,他/她还会见证更多的奇迹,他/她一定是一个奇迹宝宝!
今天宝宝37周啦,算一个足月宝宝了,从这周开始,就随时有可能发动,有点激动,有点期待,有点忐忑,有点紧张~宝儿到底长啥样,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算算时间,过得蛮快的。刚怀孕那会儿,想着还有九个多月,时间挺长的,没想到一转眼就已经快要见面了。这期间有太多的回忆了,美好的,烦躁的,担忧的,不过总的来说,宝儿还是挺配合我,挺听话的:NT检查秒过,唐筛一次性通过,大排畸、小排畸也一次性过,其他什么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啥的,也都没有。第一阶段的合作,就这么愉快地度过了。宝儿,希望后面我们继续愉快地合作,好好成长,健康快乐长大~
幸好及时通过了大排畸
赶在春节回家前,把最后一个大检查给做了。(幸好是做了,不然后面防疫期间,怎不知咋办!)
“腿短,得补钙!”医生看完B超报告单就这么直接说结果。医生给开了钙片,让我好好补钙,加强营养。其实我除了孕吐那段时间胃口差点,其他时候胃口一直很好,吃的也多,但为啥宝宝腿还短,我顺手就把锅甩给老公——因为你的腿短,哈哈。玩笑归玩笑,但补钙还是得加强,我也知道,我自己本身就缺钙,所以平时也在注意补充营养食品,应该是自身肠胃不好,吸收效果不佳。所以,春节回家期间,把钙片等各种营养食品都带上,每天加大量、补足了量。趁着那段时间难得的好天气,每天都晒够一两小时的太阳,尽最大努力补营养、长长腿。
这个春节谁也没想到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没想到的是,我回到的湖北随州就是疫情重灾区之一,遇上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封城,哪里也去不了,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在各种生活物资上却也是过得“拮据”,带回去的各种营养食品也吃完了,更别提牛奶、水果、坚果之类了,有新鲜蔬菜就已经很不错了。
外公外婆有两处菜园子,结果也在那段时间吃光了~乡里有几处水塘,刚开始封城不久,没事儿时候还能去捕鱼,运气好,每次都有收获,都能吃上一顿大餐。不过后来疫情管控越来越严格,捕鱼之类的活动一律禁止,有那么一段时间没吃上鱼。看到说小白菜之类的青菜含钙量高,每顿就多吃点。遇到这个时候,也是没办法了。
不容易的小排畸和糖耐检查
从23周的大排畸之后,一直到28周,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管控,什么检查也没做,而且就算能去医院,也是提心吊胆,不敢去,生怕交叉感染。那段时间,北京建档医院和社区卫生院也隔三差五联系我,询问我最新的身体状况及相关的检查。他们知道我身处湖北地区,也知道我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北京,但还是坚持联系我,提醒我在做好防护工作同时,该做的检查也一定要做,这点让我很感动(相比之下,公司一次都没有联系我,让人寒心)。
按照北京建档医院医生的产检时间,我在26-27周左右,就必须去复查B超及糖耐检查,但一直拖着没去医院(因为那时候,疫情正严重,不敢去),想着等到28周后,把小排畸和糖耐一起做,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到28周后,办好外出通行证(因为在农村,特殊时期办一个外出通行证,各种复杂手续和人情关系在这就不细细说了,反正是很麻烦),顺利到当地妇幼保健院检查。
关于到医院检查的过程我多写点,强调下当时人们对肺炎的谨慎和恐惧。从乡里到县城一二十分钟的车程,就设有三四个检查点,每个检查点都要求出示通行证,而且每个连接乡村主干道的村道都被泥沙堆给阻断,一律禁止车辆通行。到进入县城的最后一个检查点,是一个大的检查点,所有通行人员必须下车进行体温检测。因为当时气温还是比较低,所以车里开了空调,导致每个人体温都偏高,我第一次测体温,体温计就报警,达到38.7℃,工作人员赶紧让我下车,并且和老公以及叔叔他俩分开,让我站马路另一边“凉快”,第二次、第三次测,温度分别是38.1℃、37.7℃,体温在不断降低,但工作人员一直等到我的体温降到37℃以下才让我上车离开。
到了医院也是测体温合格后才让进入医院。医院内人真少,不过三五个看病的人,第一次见到医务人员比病人多的场景,而且医院内勤人员一直在拖地、消毒,整个门诊大厅弥漫着浓浓的消毒液味。为了减少就诊环节,不用挂号,医院让拿着身份证直接到相应科室就诊。
产科也就一名医生,我告诉医生需要做B超和糖耐时,医生建议说,糖耐等待时间较长,建议直接做糖化,时间短很多。医生都这么说,我也就听了,开了B超和糖化检查单。B超室常常是排队人数最多的地方,此时的B超室没人排队,我前面一位做完我就能直接检查了。
在等待B超检查过程中,一位妈妈领着一个大约六七岁的男孩来做B超,因为妇产科B超和常规B超检查分开的,所以男孩能直接做B超。医生询问完男孩做B超的原因后,就准备开始做检查。此时男孩已经躺床上并且衣服已经撩起来了,正在医生拿起探头准备做检查时候,这位妈妈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孩子有点发烧~”,医生的脸色立马变了,“你怎么不早说发烧?是哪个科室给开的B超单让到这里来检查的?……”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这位妈妈哑口无言。“把衣服弄好,你们俩到门外等着……”医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让孩子起身和妈妈到大厅内等着。
“发烧?”站在同一间屋子,距离母子俩不过3米远的距离,听到这两字的时候,我内心不禁咯噔了一下,“不会这么倒霉吧,万一……万一……”
不过还是强安慰自己,“没那么巧,我和宝宝都是有好运的……”此时,刚刚检查那位医生已经进入内屋,一阵忙活,从之前普通的防护衣和口罩,到加强版的全副武装,口罩也升级到了三个。我当时心想着“这医生怎么这样,放着病人不管,只管自己……”不过后来证明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自私而片面地揣测别人,疫情面前,医生也是人,也害怕,也得允许他们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其他病人的治疗。这位医生做好武装工作后,赶紧领着母子俩到发热门诊就诊去了……
几分钟后,我也顺利进行了小排畸检查,糖化结果也顺利通过。回想起来,这次产检真不容易。也亏得虚惊一场,若是母子俩真是疑似或确诊,那我和宝宝现在是啥情况,未可知……
无缘由的白细胞增高
过了小排畸,往后的产检大部分是常规检查。按照医院的产检要求,孕晚期每次都要进行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倒并没有大问题,不过血常规就有“麻烦”了。
在北京大排畸时候,进行过一次血常规检查,当时白细胞指数10,刚好为正常值的最高值,医生也没说什么,而且事后也在网上查询孕期白细胞高的原因,解释为孕期白细胞增高是正常现象,也就没放心上。
32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值飙升到15以上,医生看到检查单就紧张起来,“你是不是感冒了?有没有发烧?”“没有感冒……”“为什么白细胞会这么高?你下周再来复查血常规,这周注意测量体温,如果发烧了,就不要走我这边来检查了……”这位年过50的产科医生很紧张地给我下结论,最后那句话更让我明显感觉到医生的“排外”,特殊时期,大家对感冒之类的症状特别紧张,这也可以理解,但医生突然惊慌而排外的反应让我很反感,更增添了我的担忧和恐慌。
我认真回顾了那段时间自己的身体状况,时不时半夜会被热醒,口干舌燥,有流鼻血,喉咙总有异物感,且痰中时不时有血丝。更可怕的是,检查那天,我真的感觉头疼。从医院出来后,我和老公站在医院外停车场,商量着要不要去医院发热部门检查,我是真怕。后来决定,回医院,让护士给测测体温,看是否发烧(一般我感觉头疼时候,真的可能发烧了)。护士又是测体温,又是询问是否有咳嗽、拉肚子现象。我也只能乖乖地配合检查。结果是不发烧,体温才36℃多一点,护士建议我回去找刚刚那位医生,说明下情况,同时建议我回家自测体温,有发烧情况立即就医。我是厌烦了那位医生了,也没回去和他说明情况,直接去药店买了体温计,回家早中晚测体温,每天增加了喝水量,等过一周再去检查血常规。
一周后,血常规在原来基础上有所降低,14点多。这次是另一位医生看的检查报告,我再次向这位医生确认,白细胞高是否有问题。这位医生倒是显得很轻松,“没问题的,孕期是会出现白细胞增高,有时候也找不到原因,回家多喝水、多喝水,还有吃清淡些,不吃辣……”差不多的结果,换一位医生说,我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心情也好很多了。再一次检查血常规是在36周,检查结果回到了正常范围。
这恼人的白细胞终于消停了~终于回归正常了。
写在后面
之前还总是担心大着肚子上下班不方便,这疫情就直接将我关在家里几个月,基本错开了最不方便的几个月。在家里,每顿好吃好喝,我也吃成了一个胖子。不过,这段时间也没闲着,既要在家办公,又要做好各项检查,还要准备好待产包,更好准备好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絮絮叨叨,又说了一通篇大白话,记录下这几个月的孕期经历。下次有时间,我再把如何准备待产包之类的琐事梳理下。和宝宝见面的又缩短了,接下来就安心待产啦~~
如果你喜欢我,欢迎扫码关注哦~~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