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ecycler随笔读书
《自私的基因》摘要与思考(二)

《自私的基因》摘要与思考(二)

作者: Recycler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22:59 被阅读25次

    《自私的基因》摘要与思考(二)

    文:Recycler

    62/148.10191

    上半部,点这里

    结果一:我们都出“合作”,庄家就各奖给我们300美元,这个总数称为互助合作的报偿。

    结果二:我们都出“背叛”,庄家就罚我们各10美元,这结果可以称为相互背叛的惩罚。

    结果三:你出“合作”而我出“背叛”,庄家就给我500美元(背叛的诱惑),并罚你100美元(笨蛋)。

    结果四:你出“背叛”而我出“合作”,庄家就给你500美元,并罚我(笨蛋)100美元。这是早期的“囚徒的困境”游戏。

    这里有几个提前,出“背叛”的个人会有一定的利益损失。“背叛”后的一个人独得净利益小于总利益之和。

    由已知条件,只要出“背叛”,得到的结果是500或-10.平均利益245.只要出“合作”,得到的结果是300或-100.平均利益100.作者由此得出,只要做出“背叛”的选择,人们就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因此,认为人只有自私才能获利。

    从某一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是“合作”获得总利益最大,“背叛”获得总利益相对较小一些。由此得到结论,“合作”有利于获得最大集体利益,“背叛”有利于获得最大个人利益。

    这里的游戏假设,“背叛”和“合作”相遇,“背叛”时百分百的胜利者,因此可以独得利益。如果获胜的概率为百分之五十。那么从长远的利益计算来看,“合作”可以获得最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还有个问题,双方对“背叛”的惩罚过低。如果把-10设定为-1000.既高回报高惩罚,如此我们就需要重新计算一下。

    根据“囚徒的困境”游戏,我们可以演化出一个新的假设。两个勇士为得到财宝而决斗。进一步假设,财宝有1000单位的价值。勇士决斗需要消耗体力、智力、财力,折合消耗100单位的价值。决斗失败为了疗伤更是要损失500单位的价值。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合作”的结果是,人均500.若是提议决斗,胜利方为900.失败方为-600.若是一方希望合作爱好和平,另一方喜欢争斗。那么攻击方获得900.失败方获得-500.最终所得结果,只要想争斗,其结果为900或-600.要是想和平,其结果是500或-500。结论与之前的一致。

    之所以人们会选择争斗或是“背叛”。是因为获利多,损失少,平均利益多。如果我们把因为争斗的前期投资由100提高到400.那么获胜只能得到600,而失败却是要损失-900.由此人们就不会选择背叛。

    如果我们把决斗损失由500提高到80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获胜方可以得到900,失败方变为-900.所获平均利益减少,但是还是比和平的选择要多。

    由以上两点,加大争斗的前期投入,可以有效的避免“背叛”的产生。增加决斗的损失,不能有效的避免“背叛”。

    以上的的一个重要前提,背叛者对和平者的决斗是百分百胜利。如果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背叛者平均得利为150.和平者所得利益500、900、-600,平均得利325。如果和平和背叛的概率是一样,各占百分之五十。只有当背叛的成功率在73%以上才能算是得利。

    73%是根据我们假设的数值推测出的胜率。谁能保证个人胜率在73%以上,有太多的未知和可能。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释,我们开始说的财宝价值1000,前期准备消耗100.真金白银我们可以用价值衡量,但是个人的精神状态、付出的血汗等无形的东西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一个人的快乐,有些人认为价值1000,有些人认为价值为0.声望名誉有些人认为价值无穷,有些人认为不名一文。因此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分析的结果就不同。既要考虑到自己分析结果,又要考虑别人的分析结果,又要考虑到胜率。所以这事就显得难办。要是再加上欺诈,因此我们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结局。

    既然猜不透结局,不如简单点行事。一如既往的“合作”或“背叛”。随机应变固然是好,预测能力达不到,还是头脑简单点比较好。就像我们做判断题,随意的答题,兴许能全部蒙对,兴许全部蒙错。但是我们选择一种策略,全部的对或错,至少能答对几个。这就是简单人的策略。

    “针锋相对”程序以第一回合的合作为起始,然后每一回合都重复对手上一回合的动作。

    “天真的试探者”基本上和“针锋相对”是一样的,除了在几次当中它会无缘无故地出一张背叛,并且获得试探高分。

    “自责的试探者”和“天真的试探者”一样,所不同的是它会采取主动出击,以中止反复互责的过程。它会自责地允许对手有一次免遭报复的背叛。

    在无限次数的对抗中,采用针锋相对的策略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其次是“自责的试探者”策略,主动的放弃复仇,使的将来回归到正常程序。也就是主动原谅对方,这个主动的频次是多少呢?每十次原谅一次,还是每百次原谅一次。这个可以利用电脑模拟出来最佳策略。

    对于“天真的试探者”虽然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如果“背叛”出现在最后一次,即不给对手报复的机会。这种现象很常见,双方一直很好的合作,但是最后一次,某人出现了背叛,这样对于个人来说得利最高。我给他起名“最后的试探者”。这是我们常见的策略。

    小气鬼和油炸人是名列倒数第二名,不含宽恕性质的策略表现得不是非常好的原因,在于它们不肯中断相互的责怪,即使对手已经自责了,它也不善罢甘休。

    针锋相对的得分是504.5.也就是我们基准分600的84%,其他的好策略,得分稍微少一点,介于28.6%到83.4%之间。这一得分率和差劲策略中的最高得分率:66.8%之间有很大的间隔,这似乎很令人确信,善于合作的好人在这场游戏中结果很好

    我感兴趣的是始终保持合作和始终保持背叛,在面对各种人生策略中能得多少分。

    “两怨还一报”允许对手背叛两次自己才报复一次,它本质优良实在够好,足以避免相互责怪的过程。

    为了避免无休止的背叛,总有人先原谅对手一次。这不单单是为了整体利益,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什么不是“三怨还一报”相对来说三怨还一报得到的利益会少点。

    我们已经确定出赢的策略必须具有的两种特征:善良和宽恕。

    在最初的比赛中,刚好有大约一半的竞赛策略是善良型的,“针锋相对”在这种气氛中赢得胜利。加入“两怨还一报”的策略也在其中的话,它应该是会赢得胜利的。假如参赛的63个策略都是诡诈的,那么“针锋相对”就不可能赢得胜利了,因为整个竞赛的状况对它是极为不利的。

    我想,针对善良型的策略,采用最后一次背叛将会获得最大了利益。

    生物进化中成功的策略就是在生物族群中绝大多数人所使用的策略。

    生物进化策略要保持成功,它就必须能够行得通,特别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它充分占有数量优势的局面下,能够行得通。

    说的简单点,就是随大流。别人都坏我们就坏,别人都好,我们就好。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虽然好能传播,坏也能传播。好的结果给个人带来的是正分,坏的结果给人带来的是负分。合作和背叛,哪一种更能符合人性呢?如果基因是自私的,那么个人更容易背叛。

    我们遇到谋生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背叛也不是合作,而是提防。提防对方背叛。由此可见背叛行为是广泛的。是顺应人性的。

    于是,背叛的行为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合作却是付出代价。因为我们面对的人并不是单单只有一个。如果只面对一个人,我们坚持合作,也许会把对方带入正规。但是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人,面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背叛是最好的策略。

    一个聪明的人,会在自己常在的圈子里保持合作,对圈子外的人持有背叛的观念。这时利益最大化。

    陌生人之间,缺乏信任,只有背叛是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随大流只会让个人变得崇尚背叛。

    有时候做一个有主见,有坚持,有信仰的合作者。虽然会失去一些利益,但是对于人类的整体是有利的。做好人需要坚持,做坏人只需要顺其自然。

    我们将某些基本上善良的、但是具有报复性的类似“针锋相对”型的混合策略,当做近似等于ESS。

    多疑的“针锋相对”策略,最初一步就是“背叛”

    “两怨还一报”及多疑的“针锋相对”策略的混合可以侵入使用“针锋相对”策略的族群,两者都会在其中繁荣昌盛起来。

    可能还有许多有点诡诈又兼具善良且又宽恕的策略组合,能够侵入“针锋相对”

    “永远背叛”是其中一种稳定点,“针锋相对”(或是一些很善良、但是具有报复性的混合策略)是另一个稳定点。任何一种策略先期达到主要控制生物族群的地位,就会一直握有主控权。

    在一个未知的群体中,哪种策略率先繁荣起来,就具有主控性。后续能否发展,就看是否能具有互助性。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利用各种口号、人性等要素,能快速的聚集民众,形成一股群体力量。这股力量的性质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利己。不管是那种,能抓住民众的需求就可以汇聚民众。往往这些要素包含“平等”、“粮食”、“土地”、“财富”,究其根本,这些都源自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人类自私的需求,只要抓住这些口号就可以汇聚民众。成为群体后,能否继续发展,就看是否能够团结协作,而不是互相背叛。

    这样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策略,有这么两种。一种始终是一种合作状态并能普及。另一种是以背叛、阴谋、策略、诡诈等人性容易接受的一面起家。当没有外在掠夺资源时,整体转化为合作状态。说简单的点,用阴谋诡计得到天下后施以仁政。这两种策略,都可以保持长久发展。

    用到现在经营管理。在刚起步阶段,可以合作,可以背叛,但是最终要以合作为生命基础。关键是看清目前的生活处于哪个阶段?周围的形式是什么?选择一条大众的策略,将会是自己生存达到一定积累,转型为合作策略。

    生物群体本身并没有群体的意愿或目的。

    在小区域中,相似的生物个体究竟有多大可能性找到彼此的同伴而聚集在一起呢?

    我们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想找到心意相通的伴侣。我们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多大概率能找到呢?

    现在的各种社团,各种婚介所,正好可以找到相似的人。

    我以前有个认知,正常的异性恋都难以找到对象。像同性恋这种小众群体如何找到自己所属呢?我一直认为同性恋能走到一起,简直就是小概率事件,十足的缘分。但是我忽略了,再小的群体也有组织。既然有组织,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大部分的动物都倾向于住在靠近姊妹、兄弟和表兄弟的地方,而不是任何一个群体中的成员的住处,这就是群体居住中的“粘性”。粘性的意思是指任何生物个体会持续生活在靠近出生地的倾向。

    生物习惯与亲属生活的一起,基因的相近性,形成一个家族。人类也有这一习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生物都是这样呢?有没有反例呢?我想是那些独来独往的动物。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类对家乡的眷恋,可以解释生物靠近出生地的倾向。人类是因为一种日久生情的情感。出生点的概念并没有意义。也许动物有这种特性。因为一般常识,出生地有更多的血缘亲属。基因有抱团的特性。向往出生地也是为了保存基因的需求

    “永远背叛”不像“针锋相对”,它们没有从生物族群得到近亲关系和从粘性中得到任何的帮助。

    “针锋相对”可能只是个不明确的ESS,却有高度的稳定性。

    “永远背叛”能够很长久地抵挡侵害。“永远背叛”因为不会从集结得到益处,所以不能享有这种高度的稳定性。

    “针锋相对”是善良的,意味着从不主动地背叛,是宽恕的,意味着很容易忘却对方过去的错误。“针锋相对”也是“不嫉妒”的。

    “针锋相对”从来没有真正地赢过一场游戏,你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它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游戏中比对手获得更高分,因为它从不会背叛,除非它在报复时才会如此。它最常做的就是和对方平手,它倾向于与人分享高分。

    在所谓文明的冲突中,其实常有相当大的合作空间。那些看起来是零和的抗争,可以在一些存在的善意中,被转化为“互利的非零和游戏”

    我们从很多工作和生活的事例,总是认为不是生就是死,不是赢就是输。考不到一百分就是失败,找不到工作就是失败。这样我们就把任何一个人都看做是个人的竞争对手。

    但是实际上,这是“非零游戏”。有些人得到工作,有些人没得到工作,总和还是正值。其实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一个人的工作由两个人承担。这样,就可以达到互利。工作学习生活,都可以达到互利,而不是非要挣得第一。

    理想状态下,是可以互利的。每个人都有工作,每个人都有学习机会。但是实际生活中,想要实现互利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事。因为这其中牵扯到利益,利益既是生存基础,利益是更好生活的基础。本来我可以独吃蛋糕,我为什么要分出我的工作,分出我的收入,和你一起吃馒头呢?

    对于庄家来说,需要达到的是最终的目的,至于是一个人完成,还是两个人完成,庄家并不在乎。为了个人利益,只要能力足够,我们都希望能个人承担工作,而不是与人分享。

    象棋是零和游戏,我们的学习工作难道就不是零和游戏吗?凡是有竞争、利益存在,就是零和游戏。只有人们不在乎的事物,才会有共赢互利。既然不在乎,共赢互利又有何意义呢?

    一桩良好的婚姻就是一个非零和游戏。

    因为没有竞争,因为没有利益,因为并不想分清主次。所以可以和平的生活。如果有一方非要争利益,非要争名次。这就一场有得有失有喜有悲的婚姻。正如前提所说,良好的婚姻是非零和游戏。正因为不在乎所以愿意分享,

    所有的参赛者都必须无法得知比赛何时结束

    我们与人合作,并不知道何时结束,因此我们在使用背叛一招时要慎重。

    两个极理性的人,既然知道有多少回合要交手,而且也互相假设对方是在极理性的情况下,结果是两人将只会不断背叛。

    文中举的例子很好,如果两个人知道交手100回合,那么最后一回背叛可以获得更大利益。如果双方都是如此选择,那么最后一回合成为铁定的结局。那么第99回合被类推为最后一回合,此时仍旧是选择背叛获利最大。往前递推,在已知回合数的情况下,不断的背叛获利最大。

    我们常说一句话“期望下一次合作”,这无疑是将已知的回合数,变成未知的回合数。如此,人们只有采用合作方式,才能获得更大利益。

    以上的推论是建立在双方极理性的情况下。有时候,人们保持一点感性,保持一点豁出去的牺牲精神。反而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那些精于算计的人,终会把自己算计进取。

    然而,即使游戏确实的回合数无法知道,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还是可以通过统计等手段,来猜测游戏可能还有多久。

    人们为什么要极力预测未来呢?在不知道回合数的情况下,合作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当知道回合数的时候,背叛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合作和背叛比较起来,背叛获得的利益更多。这样,我们极力预测未来的回合数,尽早采用背叛的策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有一座矿山,两个人挖矿。本以为是无穷大的矿山,只有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当有个人提前预测到矿山还能开采三个月,此时他就想办法想策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另一人还在坚持合作的策略。

    当知道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想的不是合作,而是背叛获得更多利益。猪八戒常说“分行李”就是一种末日恐慌而造成的对利益的渴望。

    一个人看到事物的前景越远,越会表现出合作的意图,一个人看到事物的前景越近,越会表现为背叛。这个准则可以用在经济、生活、感情、婚姻等诸多方面。有些是在寻找公司合作伙伴及婚姻伴侣的时候,对方对事物的看法,会明确其执着的时间。前提是理性的人。感性的人也是同理,但是获得的是精神利益,与现实的利益没有明显的关系。有些公司快倒闭了,按理说背叛走人。但是对于一个感性的人,越是倒闭的公司,越是能看出忠诚的分量,坚持忠诚可以获得更大精神的利益。以物质为参照比较简单明了。以感性为参照,却是掺杂着各种感情因素。例如忠诚、亲情、友情等等。

    他估计得愈长,他就愈会依照数学家所说的反复式游戏的策略来比赛,换句话说,他会更好、更宽容、较没有嫉妒心。相反,如果他估计得愈短,就会照一次式的策略:会更诡诈,而且更不宽恕别人。

    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吸血蝙蝠宁愿喂老朋友,而不是喂食从别的巢穴来的陌生蝙蝠

    动物都有对群体认可的特性,尤其是人类,对自己认可的群体会不遗余力的奉献,而对于其他群体便表现出冷漠,动物的群体划分比较简单,无非是按纲目科属之类的划分。人类却根据文化,肤色,血缘,等等划分成大大小小的团体。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消除文化的影响,回归自然,天下一家。如此才能更好的协作。

    也许是人类的人口太多。如果是没有隔阂的群体,每个人想到的是随时要为别人付出,势必消耗个人精力。但理论实际上,一人有难,是由全人类帮助的,分摊到个人,就是很少的付出。也许有人就是怕麻烦,即使再小的付出,有不愿意处在一种时刻准备的备战状态。

    正如一场战斗,可以激励争斗三天三夜,然后再长期休息。如果每隔十分钟就打一枪,一直持续下去,对人的精力消耗更为严重。

    也许就是这个原由,怕长期的精力消耗,人们就开始了以群划分,人们宁愿在自己认可的群体内一次性多付出点精力,也不愿再大群体内反复付出。

    说明什么!人还是希望能有连续较长时间的放松时期,而不是累积放松时间。

    如果可能,我们更希望连续工作二百六十天然后休息三个月。而不是每周休息两天。虽然从休息工作时间总和是一致的。

    当然了,工作负荷大,超过了每天的精力收支。这些人也是愿意把工作分摊到休息日的。

    一个人在一个群体内收到过大的压力,他也是想加入更大的团体分摊小群体的压力。

    某个家庭成员得到了重症,这是就希望于社会的救助。

    人就是这样实际。无病无灾的时候,人们喜欢归属小团体,不喜欢为过多的外在困扰分担精力。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就希望大团体来救济。

    谁也不傻,每个人都坚持小团体,势必会造成分裂。也许是对未来的个人安危顾虑,一些人崇尚大团体,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团体的认可,将来会得到大团体的救助。

    每个人根据个人能力以及可以承受的困境等级和频次。选择自己所归属的团体。有能力,抗压能力大的,不怕麻烦的,自然会选择大团体。这可以获得最大利益。有些人不麻烦,但是抗压能力小,最适合待在大团体。有些人单次抗压能力大,但是怕麻烦,最合适待在小团体。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选择不同。我们也就没必要责怪。人的能力确是不同,有的已经被开发出来,有的还未觉醒。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不同,也就没必要责怪。也许责怪是一种唤醒个人能力的方法。有些人认为能力有限,只爱家不爱国。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也许对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和激励唤醒他们的能力。指责有时候适得其反,反而会让对方抵触。

    看人下菜,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办法,关键还是要了解人性。

    吸血型的蝙蝠可以传达的仁爱思想,就是即使有自私的基因在操纵着人类,好人还是有好报!

    如果某种寄生虫的基因与寄主的基因向往同样的一个命运,两者的共同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寄生的一方到最后就不会再寄生的身份存在。

    动物的行为倾向于增强“专责”行为的基因的生存,无论那些基因是否刚好落在执行该动作的动物身上。

    一个实体若要成为有效的基因工具,必须具备以下的性质;它必须具备一条供体内所有基因同乡未来公平渠道。

    复制者是基本的单位,是所有生命的主要动力;复制者是宇宙任何能够制造复本的东西;复制者的起源是偶然的,它是源于一些随意碰撞的微小物体,可是复制者一经出现后,就可能无限制地自我复制。不过复制的过程并不是完美的,而且复制者也包含了一些彼此不同的变异,其中,有些已经失去了自我复制的能力,于是自身一旦消失了,整个种类也就不复存在;有一些还能复制,但复制的效率较差,另外还有一些则拥有某些伎俩,这些种类通常比它们的前辈及同辈#。也正是这些复制者的后代,后来支配了整个生物的族群。随着时间的逝去,世界就充满而有力的聪明的复制者。

    机缘巧合,有了生命体,再巧合,生命体有了复制功能。通过复制,一分二,二分四,如此复制下去。随着生命体的变异,与环境的相适应。生命体一直延续到现在。未来,生命体继续通过复制,通过变异,与环境想适应。试想一下,未来如果气温变暖,普遍四五十度。那么生命体变异成抗热性,将更有利于生存。也许抗热性的反面是抗寒性。这种变异也许在几亿年前某个生命体已经突变出现。但是不适应当时寒冷气候,被灭绝了。与环境相适应,恰巧出现,才是生存的根本。这需要巧合。没有这种运气,生命体将会灭绝。

    当然我们希望生命体具有所有的优点,可以耐热耐寒,抗击打,抗病毒。甚至具有超能力及长生。不是可能。需要生命体抓住这几亿亿亿分之一的概率,发生突变。虽然是渺茫,但是也有这可能。

    有一种古老的基因出现的较早,时到今日,这种基因将会遍布任何角落,占据了数量的优势。就目前来看,虽然有最新基因出现,但与旧基因比较起来,优势相差无几。新基因想撼动旧基因的数量优势,是很有难度的事。除非,新基因的优势远大于旧基因。举个例子,当自行车在民众中普及,这时出现了老爷车,虽然省力但是故障多、灵活性差。老爷车比自行车是有优势的,但是问题也不少。人们会选择延续旧习惯。但是当现代新型轿车的出现,优点多,缺点少。远大于自行车的优点。这时,人们会选择汽车,淘汰自行车。

    现在很多商品其实功能上差不多。就看谁是最早出现的那个商品,指数级的复制,从数量上占有优势。这些复制,有母公司的复制,也有其他模仿者的复制。复制都是属于一类产品。直到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取代旧产品。

    一个公司若想盈利,一是要做第一个基因,然后形成规模。二是限制新基因的出现,延续旧基因。这种办法好像不太合适。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界新基因的出现。新基因的出现就是旧基因灭绝的时候。做商品也是一个道理,利用暴力、行政手段,限制新商品的出现,是无法完全做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旧商品,开发新商品。始终保持对基因的突变的主动性,占据数量优势。自己取代自己,而不是防止别人取代自己,如此反复。

    这就是超越自我的意义。不断的战胜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在我们这颗星球上,人人了解的生物个体并不一定永恒存在。科室在这世界上,不管在哪里,唯有一样东西肯定永恒地存在,能够使生命产生、进化,它,就是基因这个不朽的复制者!

    例如,一个基因可能因改善掠食者的速度而获得成功,而且整个掠食者的身体,包含它所有的基因,也因为而成功了。它的速度帮助它存活下来,并且有了孩子;因此它所有的基因都被复制得更多,而且繁衍下去,其中包括使它跑得更快的基因在内。在这里矛盾很容易就消失了,因为整个基因的改变,不只是对自己好,也对所有基因有利。

    一个有利的基因,要与其他基因协调相处,才能发挥基因集合体的功效。某个集体若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不是集体的范围越大越好。而是集体内的成员能和谐相处,发挥各自的功效。

    一个团体如果一团糟,不妨重新洗牌。化繁为简,发挥小集体的优势。

    但是基因无意识,只讲利益。如果说一个人只有在沙漠才能发挥其最大化的功能。他会去吗?显然不会的,宁愿在城市不发挥功效,也不想去提高个体的价值。人有了意识,讲的是个人综合价值,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收入水平等等,包罗万象。如果只是一个基因,最好的归宿就是发挥最大功能价值,不考虑环境的好与坏。

    当突变的坏影响元低于好的影响是,突变才会传播开来。

    假设我们对肝蛭基因的做法没有错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肝蛭的基因影响蜗牛的身体,就如蜗牛的基因影响蜗牛的身体一样。这就好比基因延伸出“本身”的身体,去操纵外面的世界了。

    一些基因,都在控制个体,从而影响外部环境,使得外部环境有利于基因存在。

    人类也是一种影响环境的集合体。不同于肝蛭。肝蛭是对应一个蜗牛,目的明确,就是使得外壳变厚。而所有人类都对应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按自己文化基因而影响环境。从生命角度看,人类都有相同的追求。但是从文化角度看,人类是不同的。我们不会强迫狼和羊在一起,从生命角度看那是两种不同的生命, 会有不同的追求。如果想明白这个问题,那我们也不应该强迫拥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在一起。处于人类整体性考虑。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消除文化,也就是回归原始,那么人类拥有的是最基本的本能反应、兴趣能和谐相处。回到过去显然不可能,那我们就想法设法研究一种新的辅助文化,在坚持固有文化的同时,多一项文化。那就是互相包容的文化。由此才能和谐相处,才不会象两种敌对动物相遇一样,视对方为仇敌,视对方与自己不是同类。如果能想到一个让所有文化都能和谐相处的文化,这将是有利于人类整体的。

    从自私基因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将肝蛭及蜗牛的基因,都视为蜗牛体内的寄生虫,虽然两者对外壳的厚度意见不一,当时两者都受到环绕他们的外壳的保护。

    一个人,如果说人类的基因和蜗牛的基因是等效的。那么我们还可以说,文化与肝蛭是等效的。肝蛭影响蜗牛的外在表现,蜗牛基因影响外在表现。人的基因影响人的外在表现,文化也影响人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象一下,也许是肝蛭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影响蜗牛,文化的思想传播影响人的表现。肝蛭与蜗牛基因是相反的表现,自然界也存在一致的表现。文化与我们的固有基因,即存在相反的一面,又存在相助的一面。例如同性恋文化,就是一种反人类基因的。健身文化,就是一种有助人类健康的。

    一开始,我们各个表现都是零,后来有了文化,我们的表现有正有负。总和也许是正的,要不然人类也不会延续到现在。

    这个寄生虫与寄主的基因是不是透过同样的媒介传到下一代的?如果不是,我们料想它一定会以某种方式伤害寄主;如果是那么寄生虫一定会尽其所能地帮助寄主,不只帮它生存还帮它生殖。经过一段演化以后,这样的寄生虫就不在是寄生虫了,他与寄主合作,最后可能会寄主的组织合而为一,以致完全无法辨认出来。

    两个生命体,一个弱小的生命体可以通过助人为乐的行为,让自己生存下来。也就是弥补寄主的缺点,达到双赢的目的。如果寄生虫能与寄主同时分裂复制生殖。我们可以说这两种生命可以看做是一种生命。也许是双方主动的进化,或许是寄生虫一方的主动进化,使得两种生命体相处更加融合。可以想象,寄主是无所谓的态度,寄主的生命能量并不是来源与寄生虫。而寄生虫的能量来源只有寄主,寄生虫更应该是哪一个主动变异去适应的一方。

    想到一个问题,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虽然人工智能属于没有生命特征的高智商。机械并不会突变产生某种物质与人类想结合。但是可以通过研究,制造出某种物质,让人机能和谐相处。当人工智能足够强大,也许人类会扮演寄生虫的角色,人类主动追寻变异,主动分泌某种物质,主动与机械结合。当人类的智慧无法改造机械的时候,无法让机械适应人的时候,不能把机械看成人类的寄生虫的时候。也许只有我们变成寄生虫才能适应机械。毕竟我们是有生命的,只要活着,就有无数种可能。

    人类去适应机械,可能需要亿万年,直到地球爆炸。可能就在明天某个新生儿身上。

    只有生命才能创造奇迹,也是基因变异的奇迹。

    “单一”生物个体如我们自己,也是许多类似合并的最终具体表现。生物群体如一群鸟、一群狼,为什么没有合并成一个工具呢?正是因为它们没有离开现有工具的共同方式。

    最后一句没看懂啊,没看懂。

    当然,动物母群可能产生子群,不过母群并咩有将基因以同样的容器平均传给各子群,所以一群狼的基因并不是都从未来得到好处的。但是,基因却可以借助偏护所在狼的身体,牺牲其他的狼而保障自己的福利。因此,一只狼的身体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工具

    所谓的工具,是复制者复制自身基因,集合成的整体。一只狼一个人是由相同基因聚合而成的。因此说是基因的工具。一群狼不具备相同的基因,不能说群体是基因的工具。

    但确实有不同基因的生物组成群体,这个如何解释。是不是群体之间互为寄生,互为寄主。还是为了保护远古的祖先基因,而不是保护自己的基因。

    再解释一下,为什么一群狼不然。从基因上来说,因为一只狼的所有的细胞(除性细胞外)都具有相同的基因,而所有的基因出现在任何一个细胞的机会是均等的,连性细胞也不例外。但是,一群狼体内的基因并不相同,同时这些细胞出现在其子群的机会也不一样。因此,一只狼的细胞和其他狼身上的细胞对抗时,所能获得的好处相当多,只是狼群之内可能有亲戚的关系,而使对抗稍微缓和一些。

    为什么是对抗的,难倒是因为基因不同,而相互自私对抗。对抗时保护自己的基因,不对抗,是保护祖先的基因。

    文章到这里,还是没有说明,不同基因的个体为什么组成群体。很难解释群体内不同基因个体间的牺牲精神。并不是原文一句“亲戚关系”就能解决的。

    利用已有知识,再加上个人胡思乱想。试想一下。

    天地初开,汪洋一片。这时只有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在雷电的作用下,聚合成高分子元素。这些不同的元素,两两组合,或是多个组合,形成了氨基酸、蛋白质。元素间的结合是没有规律,没有目的性的。机缘巧合,在某次雷击后,正好找到了生命密码,也就是不同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而具有了主动吞噬其他元素的能力。这种生命体只能生长不具备生殖能力。也许是之前,也许是同时,出现既能吞噬周围元素,又能复制分裂的生命体。这样具有了最原始的生长生殖能力。再在自然环境的干预下,出现了单细胞生命,进而出现多细胞生物,然后再是鱼类,爬行类,哺乳类。每一次进化,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基因工具的生命长度加长,繁殖能力增强。

    到爬行动物时代,雌雄两种动物,生出一个变种。这个变种就是一种新生物,不能归结为父母一样的生物。这种变异生物,与近似的生物繁殖,培养出大批的变异生物,于是成为一个族群。后来人也给它们起了新名字。

    再后来,有的动物上了山,有的动物进入丛林,有的动物驰骋草原。又变异成适应环境的不同动物。

    有些动物为了保持基因,选择独来独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食物数量。有些动物互相伤害,每个动物都在保护各自的基因。有些动物互相帮助,为新生命牺牲自我。

    如果是保护个体的基因,也不会保护不同基因的动物。野牛为什么相互保护,虽然基因不同,但是他们认可相同的野牛祖先。是为了保护野牛的物种基因,也是最开始生出那个变种,我们称呼其野牛祖先的那个。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跨种族保护其他动物呢?为的是保护最原始的那个爬行动物基因。

    这样解释感觉有点乱,有的动物保护个体的基因,有的动物保护物种祖先。有的动物保护异类基因。动物有没有共用标准。有时候我们拿个别现象代表了整个物种的现象。保护异类的行为属于个例。有前两个行为,我们看出,动物的行为都是保护物种的行为。并不是单单为了保护个体基因。具体的实施上,有些动物理解的个体生存就是物种生存。有些动物认为保护群体利益将是物种生存的保障。这是物种演化过程中所采用的两种方式。

    到目前为止,对原文的理解。还是认为作者是信奉个体基因的重要性。我反而看到动物是在保护物种基因而不是个体基因。物种基因就是决定个体是什么物种的基因。个体基因是决定个体特点的基因。

    人类呢?即看到个体保护,又看到物种保护。其实人类是个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的混合产物。如果除去文化基因的影响。人类生物基因决定的人类行为是趋向个体还是群体呢?以众所周知的观念,人类是群体动物。也就是人类会和野牛等群居动物一样,保护物种基因的延续。后来有了文化,也就个体意识。不论哪种方式,都是按照大自然已有的方式保护物种基因的延续。那个更合适呢?老虎是保护个体的,也能生存下去。人类为什么不能按照如此办法。从我个人的喜好出发,我还是倾向于群体物种保护方式。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把任何影响个人的人都归结为敌人,那我们有数不完的敌人。如果从保护群体物种基因的角度出发,个人的利益损失,是对集体有利的。

    以上,个人拙见。

    一个实体若要成为有效的基因工具,必须具备以下的性质:它必须具备一条供体内所有基因通向未来的公平渠道。这对单一的狼来说是确实的。这渠道也就是那借助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及卵子。但是这对一群狼来说就不正确了,因为基因可以自私地提升它们所在的个体的利益,并牺牲狼群体里其他基因,以此来获得好处

    读得有点别扭,不顺。但是大意明白。

    一、雄性以真实的品格发生变化。……品质意味着一个优秀的雄性和劣质的雄性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思,即如果有优秀的雄性交配时或避免与劣质的雄性交配时,雌性们可能获得遗传上的利益和好处。……二、雌性并不能直接觉察雄性的品质,但是还的信赖雄性的炫耀。……进化理论的模式没有告诉我们,类似这样的伪装的迹象是否会随着进化过程而逐渐固化下来,或者自然选择是否会有利于强化像真诚、诚实、和炫耀等诸如此类的标准。……三、事情并不像雌性看雄性那样的简单,雄性确实处于“知道”它们自己的品质的感觉之中,而且他们为了荣耀而采取相应的策略,炫耀的规则要求有条件地依据它们的品质来进行。四、雌性与雄性同样地也有发展他们自己规则的自由。在他们那样的情况下,规则就是雌性的炫耀力量的大小来选择雄性。因此,我们知道雄性变更它们的规则,是为了使他们的品质与它们所作的炫耀水平一致;而雌性变更它们的规则则是为了使它们对配偶的选择与它们所作的炫耀水平相一致。

    生物的本能就是使得基因延续下去,作为雄性或雌性,也指这个目的。什么样的基因能延续下去呢?就是那些表现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基因。毕竟生殖是短期的事,只有生存活着才是贯穿生命始终。优秀的基因更有利于获得食物。

    一般雌性都与育儿期,那么捕食的重任往往交给雄性。一个强壮的雄性,就是保证一个家庭生存的关键。

    因此雌性的育儿前,总是会选择基因更优秀的雄性。

    那些基因捕食很优秀的雄性,没有雌性青睐,将面临基因灭绝的危险。随着时间。有些不具备传统优秀基因的雄性变异出虚假的外在形象。

    某只动物肌肉疯长,但是无力。外观看起来,确实是很强壮的样子。雌性在选择优秀的基因,只能通过外在的形象和行为来判别,具体有没有实际功效,无法验证。雌性选择夸张的外在形象,以保证基因能够保存下去。

    假的就是假的,也许在生育之后,发现雄性的基因并不是很强大。为时已晚。

    为什么要诚实呢?按人类的观念,实话实说,选择门当户对的,更有利于基因的延续。但是雄性伪装自己,找到雌性基因,也是有利于基因延续的。关于雄性动物,要么更强壮,要么更易伪装自己。唯此二法,才能保证基因的延续。

    也就说,炫耀要比实际情况夸大很多,才有利于基因延续。雄性的目的在于伪装,雌性的目的在于识别。就看谁更高一筹。

    我自然是希望人们能够表里如一,能够化解很多人类的矛盾。但是动物确实矛盾。雌性动物无法调查对方背景,雌性动物无法出难题验证对方。雌性动物无法离婚终止妊娠。总之动物的本能就是欺诈与反欺诈。人类有了文化,担心欺诈产生过多的社会问题,于是引进了忠诚、实在的概念。目的是为了门当户对,称心如意。

    最后,关于基因,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某个曲作家,将宫商角徵羽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动人曲子。再由某个词作家填了词。这样就成为一首经典曲目。每每被人唱起,总会动人心弦。

    唱歌不是个轻松的事,尤其是大合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努力什么?需要精准的按照曲子,按照歌词,复制一遍唱诵出来。如实经典能传播开来。

    在某次演唱中,某位歌手唱错了词。听众发现修改的词更押韵,更有意义。于是,修改后的歌词成为传唱的歌曲。

    某个人,五音不全,在某次演唱中,唱走调了。一般唱走调的都没认知,但是外人知道。走音版的歌曲,一般难入人耳。但是被某个知名乐评家听到。

    走调后的曲子惊为天人。由此而传播开。

    基因努力维持才能保证复制成功,基因一开小差,就出错。并不是所有的出错都能保留下来。也许经过无数人的传唱,也许经过无数人的出错,也许只有特定的人特点的时间走了特定的音。才成为另一个经典。

    基因,也许就是这么一回事。复制基因需要努力。突变基因需要代价

    �K�)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的基因》摘要与思考(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zh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