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Day3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Day3

作者: Spring_晓萍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2:21 被阅读0次

思维孤独

蒋勋所说的思维孤独,可以理解为中国思辨者的孤独。

因为中国社会元素中,思辨是不受鼓励的,像老师或者家长,从学生或者孩子身上期望的是“听话照做”,而不是“怀疑”和“否定”。

但怀疑是思辨的开始。比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孔子给的是一个结果,没有给人以思辨的机会。但如果是庄子或者苏格拉底听到这句话,也许就会问:我不想要的,为什么不可以给别人,也许这正是别人想要的呢?

比如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外国人“插队”事件,为什么相关负责人会说:给个面子?而外国人的道歉信也没有为“插队”道歉,而只是为自己的不友好道歉?

因为事实可能是,外国人根本没有插队,而是相关负责人“请来”插队的。

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而愤怒,尤其是群体的愤怒,往往可以压倒真相。

于是,看到真相的人,就会彻底的孤独。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Day3

    思维孤独 蒋勋所说的思维孤独,可以理解为中国思辨者的孤独。 因为中国社会元素中,思辨是不受鼓励的,像老师或者家长,...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9月8日中午12:57--13:55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对自...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上周看的书,是大学时曾经看过的《孤独六讲》,当时只是觉得很好,但看过就忘了。如今重新看一遍,又有很多新的感受。 严...

  • 【读书笔记】《孤独六讲》

    卷一 情欲孤独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我们内心那个巨大而荒...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题记: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记得在2015年左右,我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主播朗读蒋勋先生的文章...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1•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孤独”一词有着不同的生命意蕴: 汉字里的“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都有着令...

  • 读书笔记- 孤独六讲

    感谢圈友分享了蒋勋老师《孤独六讲》的听书链接,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听。有书app也专门有一周解读此书,但记忆已经很模...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下

    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若是民众无法思考,社会的繁荣强大...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上

    我可以孤独吗? 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 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 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

  • 《孤独六讲》读书笔记中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为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孤独六讲》Day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cu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