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15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注解:
“脉浮热”,这里指的是实热证,应该用清热泻下的方法,如果反用灸法,就是烧艾灸,那也会发生上一条的情况,津液亡而动血解病。这时候会发生“咽燥吐血”。
人体解病主要有三个途径:汗,吐,下。津液失而动血解病也是这三个途径:吐血,下血,那有没有汗血呢?有的,就是出鼻血。所以从前管出鼻血叫出红汗。宽泛来讲,牙龈出血,眼睛红肿血丝,皮下瘀血之类的症状也都属于出红汗的范畴。
原文:
116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注解:
从第一句到“血难复也”不像是仲景的行文习惯,因为文辞过于修饰,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文词繁丽而对人体发生的现象表述含糊不清。仲景的文风是朴实的,是实实在在讲人体现象的,落到实处去解释的。
此条的后半段比较像仲景的原文。其实《伤寒论》里很多条文都这样,有仲景原文,亦有后人所添加,两相掺杂,习者不可不详察。
前半段讲的是“微数之脉”,微则津血虚,数则有热,这是虚热的脉象了,不可用灸法,容易助热伤津血。
后半段,“脉浮”,病在表,应该用药物发汗,如果用火灸,受了热,火邪闭在身体里出不来,人体便会出现上盛的现象。这时候“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上盛则下虚,所以腰以下重痹。人体如果自己来解这种局面,必定先烦,然后有汗出就解了。
上盛下虚要汗解,汗出了,上面通了,下焦的津液自回,这叫顺势而为。后世医家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清热加镇敛,一时或能看到效果,却会折损人的阳气,停了药必定会再次上火,反反复复的迁延不愈。
二是妄下滋补,所谓滋肾阴以制阳火,如果是典型的阴虚阳亢可以奏效;如果是温病或外邪不解时,则会火上浇油,热不但不解,反而更盛。
那怎么知道是汗出而解了呢?脉如果只是浮,而没有紧,弦,燥,盛,数这样的反应,那就是汗出而解了。
原文:
117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 五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枝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注解:
用烧针的方法治疗,汗出过了,伤了津液,用针的地方又受了寒,于是再次发生表证:首先是用针的地方想果核仁一样红肿,然后就是发奔豚气。奔豚我们前面说过,津液虚了,再发表证,人体的津液往表走的气化能力不够,便会一次次往上努力,这就是自感的气上冲,就像汽车爬坡时发动机的反应。
这里用两个治疗方法:一是在红肿的地方施艾灸;而是用桂枝加桂汤,桂枝从三两加到五两。加桂枝是加强人体向外气化之力,此亦可佐证奔豚一证是上行之力不够,需用桂枝顺势而为,不可强行用镇敛寒凉平冲逆。方后说桂枝是泄奔豚气,此“泄”字理路不明,容易误导人。
原文:
118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一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牡蛎 二两(熬) 龙骨 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注解:
这是个局面比较复杂的医案。
首先是火逆,上逆之证,上逆应该汗出而解,却用了泻下药,津液虚了而病却不解;又因为用了烧针的疗法,添了烦躁。这种情况就比较难办了,要说是津液虚,却又有热证,不能重用生姜,大枣之类补津液;要说有热证,却又只是烦躁,并无大热,况且津液虚了,寒凉之药未必妥当。
再看仲景用药;病在上从上解,还是要用桂枝解外,却只用一两,因为本身就是上逆证了,一两桂枝略助其力即可,无须多用。既然有热,不用生姜,大枣救津液,只留炙甘草;那烦躁怎么办呢?寒凉药不合用,那就用龙骨牡蛎,不寒不热不滋养,敛火而已。
这就是仲景之法度。为什么那些谈玄论道的医理指导临证往往效果不佳,因为那些医理不实实在在说人体的真实机制,更不详明药物于人体的真实作用。于是方药混乱,医生们各凭各的理解和主观,方药各异,能不能治好就看运气了。研习《伤寒论》的医生,他们在同样的情况下处方用药是大致相同的,因为这个体系有严谨的法度。
原文:
119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注解:
“惊”这个证是脑部缺少津液引起的,脑部通过“惊”来强行调集津液。热证更容易“惊”,如果是寒证,只会其人喜忘,最多也就是烦躁,不会惊狂。
太阳伤寒加了温针,灼耗津液,汗又不出,又受了热,热上冲,必定是要惊的。
原文:
120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注解:
前面讲了熏蒸,烧针和艾灸等火疗的误治,这一条讲吐法的误治。吐法现在很少用了,其实吐是人体三大主要排病途径之一,呕吐也是临证常见的症状。
太阳病,应该恶寒发热;现在自汗出了,不恶寒发热了,病就应该解了。病解了,脉就应该缓和了,现在关脉细数,说明还有邪气。关脉主中焦;脉细说明津液虚;脉数说明有热。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医生误用了吐法所致。太阳病的恶寒发热应该用汗法,用吐法致使胃虚,邪气内陷,于是体表的恶寒发热没有了,胃里面却产生了虚热反应。
如果病人持续呕吐,第一,第二日会感觉到饿,却吃不下东西。吃不下东西是胃虚,饥饿说明胃里还是有热能的,并不太寒。这是虚热。
持续呕吐到第三,第四日,病人不喜欢吃糜粥,要吃冷食,却又“朝食暮吐”。朝食暮吐说明胃寒了,不蠕动了,东西进去了不消化,存不住,久而久之还是要吐出来。既然胃寒,为什么还要吃冷食呢?胃中淤久会生热,很多胃虚的人会有烧心反应,所以也不喜欢吃糜粥,里面本来就淤着,吃了会更胀。这个时候可以用小半夏汤,后面要学的吴茱萸汤也可以。
一般来讲,胃中有实热会吃了就吐;胃中虚寒则会朝食暮吐,也就是要过一会才会吐。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