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是个熟悉的词汇,然而真正了解其意义的却很少。许多人眼中的组织,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也许是一个公司或团队,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效率”。今天咱们聊聊组织力吧。
一、为什么要有组织?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生存。尤其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失去组织,就意味着将逐渐地失去他曾经拥有的一切。
二、组织力决定成败
战争以一方的战斗意志丧失而终止*,组织力让强者能够在更宽广的作业面上,组织起更广泛的动员,国家之间的战争是这种组织能力最直接的较量。组织者任何时候都要面对各种挑战,胜负常伴。如何在胜时乘势而进扩大战果,怎样在失利时组织队伍继续战斗,都与组织能力密不可分。
(*梁宁在增长思维30讲里提到的案例,出自德国战略家鲁登道夫的《总体战》)
三、现代社会的组织力
如今,比拼的是企业间的竞争,人们怀揣着梦想,积极投身到创业浪潮之中,尽管大家都明白,他们当中只会有极少实现最终梦想。但仍然无法阻挡他们对成功的渴望,这个时代的人,整体心态是积极向上的。
人们被引导加入各种大小企业,为不同的目标而工作,企业的组织者把人们改造成员工,大家被注入分工协作的思想,为岗位、薪酬、分红、荣誉而努力工作。企业的组织能力被量化为一张张数据报表。市场也从固化转向自由,企业也可以通过业绩来换取资本化收益,实现其攻城掠地式的扩张。
在较量过程中,决定企业成败的是业绩和增长能力,而内在本质我宁愿相信,还是团队组织能力的博弈。
四、团队力量的本质是什么
团队是一种精神,它是咱们这个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底色,没有加入一个团队,你就甚至没有竞争的资格。
团队不是为达成目标拼凑的临时队伍,它是一种现代人的集体意识。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团队这个平台上,才能发挥自己的擅长,体现价值,同时分享收益。
能力圈是个热词,讲的就是除了学习,我们如何通过团队和资源倍增自己能力半径的方法。这显然也是市场化的结果,市场经济让大家吃饱穿好,从物质化竞争逐渐切换到更高层面的追求。不管有没有必要,也将是这代人的宿命。无论如何你我终将融入,成为组织的一份子。
本质上这是人们对生活、对竞争的那种无助而作出的无奈选择。这个年代,团队是力量的代名词,或是某种工具,这样讲未免太不正面了。既然无法拒绝,那就坦然接受嘛。事物都有两面性,那能否换一种解读的姿势呢?
五、动员能力
组织者为什么需要团队?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必须作团队动员,为了不断升格的目标,人们会不断被激励,人们变得积极、好学、奋发。
那我们融入团队前,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六、如何培养适应组织的能力
如何从被别人需要,到被大家依赖
作为团队的一员,怎样快速适应融合呢?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组织逻辑、管理文化和人事架构,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先适应,再寻求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
基于组织力是团队力量的逻辑,管理能力和被管理能力是评估成员的两个重要指标。先讲大家并不陌生的管理能力,也就是给你人手和资源,你要多少时间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呢?或者还可以这样问,给你一定的时间,你要多少人手和资源实现目标呢?
管理能力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管理能力,确切地讲,是人治和法治两部分的权衡。团队小没有规矩,靠人治问题也许不大,然而组织做大了,就得面对熵增效应。组织往往会败在无意义的耗散之中。
我们都知道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那么被管理能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后者其实远比前者更重要呢?
被管理能力就是执行力,组织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就在执行力上,当然,除了执行效率以外,我们还要善于倾听,学会换位思考以及培养共情能力和同理心训练。
培养适应组织的能力,首先从了解管理制度开始吧,逐渐把自己培养成组织的核心资源,尽快让自己的业务成长为MVP
七、资本关注怎样的组织
充分市场化是时下社会成熟的标志,组织者们甚至笃信,创办一家企业,如果不以上市为目的就不会有良好的发展。ta们从一开始就引入全员激励,像网红一样地卖力表演,处处为取悦资方而不惜代价。
(可惜创业并不是演戏,更不是做买卖)
可这不过是幻觉,作为专业人士,资本更愿意信他们的眼睛,至少我看到的事实是这样。
资本更关注宏观层面,更关注这个领域的多个同类型组织,评价的标准更倾向经验而不是他们常常挂在嘴上的数据。是的,如今资方的介入时机已经充分前置,那个阶段显然没有太多系统数据来支撑项目的理性判断。但这对职业投资者毫无压力,他们可以通过团队效能、组织能力迅速判断出风险高低。
八、如何提升组织力
既然组织力如此重要,我该怎样做?要想提升,首要任务是理解组织能力,这就跟时间有关了。
作为组织者,效率决定价值,怎样高效地组织起各种资源,迅速投入战斗,取得与对手竞争的胜利。
而欲常胜须明了三点:
1、集中核心资源
请相信,只要你还有目标,资源就是稀缺的,并不是稀缺的就是核心,要认清自己的核心资源,并聚焦使用!你宝贵的核心资源切不可分散;
2、底层秩序透明化
组织小,人员杂,可以仗用领头人的声望,也就是人治。团队发展起来后,管理就得靠制度,制度的意义在于效率,而根本在于透明化,让大家清楚你做事的逻辑,理解你的底层秩序,然后心悦诚服,这是破解无意义耗散的正途。用佛家的话总结就是“信愿行”
3、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孙子兵法讲: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创业就好比带兵打仗,不管前面你取得多么辉煌的战绩,输掉一场关键战斗,也就归零了。
组织者永远不该做冒险家,不能当赌徒,要坚信一切都有正解,而你就是解开难题的那把钥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