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倡导国学之风日盛,许多机构瞄准幼儿教学,许多书亦贴上国学经典的标签,在喜马拉雅APP里音频内容分类里也有国学。这是好事,文化复兴,应先了解国之经典,民族之瑰宝。但究竟什么是国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阅读了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被称国学入门必读),有所收获,寥记于下。
1.
章太炎先生对于国学,不止于了解,而有深厚造诣,颇有研究。这本书其实是他在大学教书时的讲义集合。他跟学生们说,国学内容广泛,不可教会,必须靠自己学,所以他先讲概论,其余必须自己研学。
他认为国学分为三个部分:
(一)经学;(二)哲学;(三)文学。
(一)经学: 经原指装订竹简的线,以方便保存和经常性的翻阅。后来经代指一种线装书。八股文墨卷无保存价值,无需线装。 经就是经典好书。
他认为经史不可分。六经皆史也。《尚书》《春秋》为记事典籍,《诗经》大半部为国事而作,《国风》歌咏各国,《雅》《颂》是讽咏王室。
治经必治史。读史必读通史。《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通史。再读断代史。
(二)哲学: 和哲学最有关系的要算“儒”“道”两家,其它要算“法家”“墨家”“名家”。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是哲学。道家的老子、庄子的主张都多和哲学牵涉。“名家”是正名定分之学,即现代的伦理学。
儒道两家是以哲理为基本而推衍到政治和道德的,法家则是旁及哲理。
其余所谓九流算不得哲学,“纵横家”是政客的技术,“阴阳家”是荒谬的迷信,“农家”是种植的技艺,“杂家”是杂乱的主张,都和哲学无关。
中国古代治哲学的极少,唐宋都没有什么发展。至南宋和明朝时期的程朱理学融合儒家和佛教,是新儒学。王阳明的心学和陆象山的主张是唯心主义。
佛法亦是哲学。儒、释有疆界,但佛法确有奥妙之处,儒、道均有与佛同义之处。章先生认为古来专讲佛而不讲儒学的,多不足取。研究佛法,非儒学为之助不可。
(三)文学: 文学包括文和诗。广义上讲,有韵文即为诗,无韵文即为文。
文除了“子”“史”“经”外,还包括“传”“记”“碑”“序”“论”“议“奏”“序”“书”等各种,有“部”“集”“子”等形式,也有些单篇的文章非常精彩。这类文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选编。
以狭义论,唯有诗可称诗,即赋比兴风雅颂。《诗经》《离骚》应该读读。《诗经》之后至秦代,无诗可见。
汉高祖《大风歌》,项羽的《虞兮》可说是独创的诗。《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始祖。曹操父子三人的“诗无句不佳,无字不佳”。东晋陶渊明的诗独树一帜,自然有风致。
唐朝的五言诗、七言诗为极盛之时,诗人辈出。王维、孟浩然、李白等为最好。现今这几人的诗被选入教材的也最多。章先生认为杜甫爱用典故,如女子施粉失自然之美,自他之后,每况愈下。宋人的诗,只苏轼、陆游自有气度。元明清三代诗衰无足取。
另,《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从题材上讲不能不称为诗。
2.
章太炎先生在最后指出,不仅要学,应求进步。如何进步呢?他概括为三点:
(一)经学:以比类知原求进步。
“温故而知新”仅“足以为师”,不足语于进步。经史不可以分,先看通史,再治断代史。先生用“治”是指“治学”,是非常严谨的。不仅看,要研究,考察。关于制度,要求诸《六典》《会典》《周礼》《礼仪》,对于地理,要考诸史及地舆志,甚至《禹贡》《周礼·职方志》。把经看做古代历史,参考后世种种变迁,于其中看明古今变迁的中心。
(二)哲学:以直观自得求进步。
一理为人人所共明而未证之于心,也还是没有用处的,必须直观自得,才是真正的功夫。不是在文字上下功夫。
佛家内证功夫最精深。但哲学不是宗教,不是那些仪式、迷信等乱七八糟的。
(三)文学:以发情止义求进步。
情是“心所欲言,不得不言”。义就是“作文的法度”。
王维、孟浩然之诗首首有情。苏轼有些诗为应酬则损失价值,杜甫乱世穷困之作,有情之作半数,其它一处一诗未必首首有情。
学文学诗,初步从法上走,然后从情创出。
3.
总结一下,看完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有以下几点感触:
1、国学包括经史哲文诗,读经史明古今兴衰,读哲学为知人生明道理,读诗文增文采才华怡情养性。学经史应考究,非止于背诵,非为写作。学哲学需用心领悟,诵他人千篇,不如自己思考参透一理。学诗文,先学方法,可多读多背经典之作,然后发乎于情。
2、国学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离我们并不远。我们读书时代,语文课本中均有选编。当然,那些只是范文,数量有限,学生可以拓宽,那就必须自己去多读了。
3、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字非常多,且中国历来轻宗教而重政治,即使百家争鸣之时,也多为治国理政的文章,儒家、理学在后来也被用于统治工具,其中一些维护社会秩序的愚人之论,于今文明社会已不合适,应当摈弃。之前看新闻,有所谓国学学校让女生熟读《三从四德》并效仿行为,实在不可取。把国学中的糟粕奉为精华,实在是无知。
4、过去的大师治学很严谨又谦逊,现时相去甚远。现在很多人读了几本书,比如《论语》《中庸》或《庄子》,背得了几首唐诗,解得了几篇古文,就敢称国学老师,教些皮毛表面功夫,误人子弟。金钱至上以至于此,如此社会风气希望能扭转过来。不然国学只是变成了一个新潮的词汇而已,青少年及国学本身并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最后补充说明: 以上如对章先生的书解读有偏差,欢迎指正。另外,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学机构的老师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我们送孩子去学习前可以多多了解国学是什么,考察机构教授的内容,老师对国学的理解,或可避免踩坑。
附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目录如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