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外历史对于日期设定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我国,在商朝时期,就对历法进行了修订,那时的平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则有13个月,其中,每个月都被分为了四周,大月中有两周是7天,两周是8天;小月则三洲是7天,一周是8天。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这么划分呢?当然是有依据的,古人是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划分一周的,即“朔—上弦—望—下弦—朔”的划分,所以,一周又被古人称为“星期”。
汉武帝刘彻文韬武略,但大家应该记住他另一个贡献,那就是他制定了工作日和休息日,具体是这么划分:
平周是7天,前六天是工作日,依次叫星期一、星期二......,第七天叫做“星期日”;
闰周是8天,也是前六天为工作日,名字如同平周的叫法,后两天是休息日,第七天叫做“星期日”,第八天叫“闰星期日”。
两晋时期,又稍微做了改动,在3400个星期中设立1301个闰周,闰到哪一天就叫“闰星期几”,润到了星期日,就是休息日。
看来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双休日的概念了,不过并不是每周都有。
请输入图片描述
再看看国外的人,古巴比伦人建造了七星坛,从上到下有七个神:日、月、火、水、木、金、土
古巴比伦日期,七个神每周各管一天,每天祭祀一个神,所以他们每天就用神的名字命名,即:
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日本人现在还习惯用巴比伦人的星期命名法,而我们接受了公历日以后,则还是采用祖先的周一到周日的做法,继承着我们的传统。
请输入图片描述
再说说英语的星期命名,本来古罗马人将自己的信任的神搞了一套周日到周日的命名法,但是传到了英国,英国人又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对其进行了改造,便有了今天的英文星期命名:
Sunday(太阳神日)
Monday(月亮神日)
Tuesday(战神日)
Wednesday(主神日)
Thursday(雷神日)
Friday(爱神日)
Saturday(土神日)。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