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
为什么我越共情,孩子越难缠?

为什么我越共情,孩子越难缠?

作者: 圆圆_与爱沟通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10:08 被阅读0次

假期带孩子去旅行,同行十个家庭,12个孩子,其中5岁的小雨特别爱哭闹。

小雨每天都会因各种事情哭闹。比如机场过安检时大哭大叫,不让安检人员碰她的行李箱;下出租车时边哭闹边打妈妈,因为她要妈妈付大面额纸币,可妈妈却把零钱给了司机;参观当地人家庭,小雨把一个系在窗帘绳上的水晶大玻璃球一次次扔向玻璃窗被其他孩子制止后闹情绪……

小雨的哭闹不时还伴随着打妈妈,而妈妈则每次都会抱着小雨耐心地给予共情和安慰。如果当时是停留在某个景点还好,妈妈可以停下来哪都不去,把小雨抱在腿上安抚直到她情绪平静下来为止;但如果当时是在赶路,就得抱着她走,实在抱不动想把她放下,她就对妈妈又哭又打。

这种行为放在两三岁的孩子身上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对于一个5岁多的孩子来说,则实在有点难以理解。再说,每当看到妈妈抱着小雨走路时那两条在空中晃悠的长腿……画面确实令人尴尬。

面对小雨的哭闹妈妈最常使用的是共情。共情又称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感受对方感受,同时也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的能力,在亲子沟通和心理咨询都会经常用到。

可每次妈妈对小雨说:“宝宝现在真的很生气”,“妈妈知道宝宝现在真的很难受”时,这样的情绪认同不仅没让孩子因为感觉被理解而渐渐平静,反而越闹越凶。到底为什么呢?

你一直使用的,可能是个“假共情”。

真正的共情,是真真切切用心去体会对方感受,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即如果孩子的愤怒指数是6,我们也能感受到6或与6接近的数值,并加以适当的描述或情感反馈,这就是一份恰到好处的真共情。

真共情能让人感觉当下彼此的感受同步,你与我同在。此时我能感觉到被理解,情绪能安全地释放,心情平复了才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而如果孩子的感受是3,你却感受到的是10,就有可能会造成共情过度。共情过度是一种虚假的共情,它本身跟共情没多大关系,而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投射。习惯共情过度的家长,则容易养育出任性自私且没责任感的孩子。

举个例子。

我是一个绝对内归因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能怪责到自己头上。这是自卑的人身上独有的特质,我当然不希望儿子跟我一样。于是对于儿子,我会变得异常敏感和警惕,生怕有一丁点错怪他的地方。

有次一大家子外出吃饭,儿子遇见同学,俩人在海边追赶打闹。比儿子小三个月的表弟因为追不上被落下了,垂头丧气走回来想玩I PAD被拒还被训了一顿,一气之下自己跑出了餐厅,好久没见回来。

全家出动都没找着,这时大人们都慌了,开始互相指责。儿子显得有些紧张,我连忙搂着他说:“别怕别怕,跟你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

当我反复跟儿子强调说“别怕,这不是你的错”时,其实这时我自己心里的怕,已经比儿子的“怕”多得多,而当我以为我在感受儿子的怕,并去安慰他时,其实只是在将我自己的感受投给了儿子。

后来表弟找到了,当我们再谈论事件起因时,儿子会急着第一时间把责任撇清说:“切!反正不关我事。”这时才发现,儿子一直是个绝对外归因的人,他会认为不论什么事情责任都不在他。

原来,正是因为我长期在这方面的共情过度,不仅怕不是他的错却错怪他,就连是他的错也不敢责怪他,这才导致他现在的绝对外归因。意识到这点以后,当儿子做错事情却习惯性推卸责任时,我会明确告诉他说:“不,这次确实是你的错,但我不是要怪责你,而是希望我们能好好想想,现在可以为这个错误做些什么。”

孩子的惊恐程度如果是3,我却投给他10的反应,这其实是我将自己内心的恐惧投给了他;而如果小雨的情绪感受是3,而妈妈却把她的情绪放大到10,觉得孩子好可怜,好脆弱,那其实是这位妈妈自己的内心感受。

妈妈的内在小孩需要这10级的关怀和呵护,因此她把自己内在的需求投给了女儿。所以如果说这位妈妈的童年是缺乏关爱的,那这样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做到真实的共情

一份真实的共情,首先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这里需要父母用心观察自己感受,并将之与孩子的感受区分开。

当你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哇哇大哭时,如果是站在旁边哈哈大笑,或去责骂TA说“谁让你不小心”,那就是缺乏共情

如果在确定孩子没有摔伤后再安慰说:“宝贝看来是摔疼了对不对?嗯----可能还被吓到了呢。不过妈妈相信宝贝过一会儿就能自己爬起来!”像这样能感受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并给予力量对他们加以鼓励,就是一份有营养的,真实的共情

但如果共情过度,就会两步冲过去把孩子一把抱起来对TA又揉又搓,大惊小怪不停询问孩子疼不疼,哪里疼,顺便再骂一下地板打一下桌椅,结果孩子比原来哭得更厉害,因为这时家长把自己内心的恐惧投给了孩子。

同理,当孩子早上因为没睡醒而不肯上学时,如果家长把可怜误当成共情,不停说:“噢宝贝现在真的很困,很不想上学,宝贝睡觉的时间真的太少了,真的好想再睡一会哦~~”时,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从本来的哼哼叽叽升级到大哭大闹。

拜托人家本来只是有点小困而已,却被你说得那么可怜,不哭才怪哩!所以正确的共情可以是这样:“嗯,看来宝贝是没睡够哦,啊~~~好困好困!要不一会洗完脸让我们一起想想,今晚怎样才能早点上床睡觉吧!”

这样的共情不仅让孩子感觉自己能被父母所理解,同时还给了孩子一个“我有能力解决”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对其积极心态和自信心的培养。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越共情,孩子越难缠?

    假期带孩子去旅行,同行十个家庭,12个孩子,其中5岁的小雨特别爱哭闹。 小雨每天都会因各种事情哭闹。比如机场过安检...

  • 莫干好

    莫干情,吴越共长存。翠影甘泉铸剑魂,一指长虹两昆仑。此处觅清泉。

  • 童年不缺爱3

    读第二章 懂得孩子,合理给爱——妈妈的爱是给孩子最大的滋养 1.为什么越是共情、理解孩子,孩子越娇气。 共情并不是...

  • 情已逝,爱难缠

    爱情,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每一份爱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微妙的改变,为一些人,为一些事,即便我们极不情愿。 沙滩上...

  • 谈判是什么——如何应付难缠的对方?

    Part1.想想难缠的对手为什么会“难缠”? 有的是由于从“难缠”中占到了便宜,所以愈演愈烈,习惯成了自然。他们贪...

  • 卓越共享网商怎么赚钱的?

    网络营销高手,卓越共享网商市场总监苏菲 专属微信 442653184 支付宝 81-08088085656 卓越共...

  • 七绝·穿越

    七绝·穿越 文/温志龄 古今穿越共吟哦,引领风骚霸气多。 情系万峰邀昔杰,仙乡豪饮醉渔蓑。

  • 心灵自由写作第五篇             -------

    记得半年前,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捧着一本经典的儿童小说兴致勃勃地看,越看越投入,越看越共鸣。读完以后,我恍然大...

  • 为什么天使宝宝白天越来越难缠

    中午做顿饭 分两次 吃顿饭分三次 每次吃一半时候开始哭,越哭越大声 ,我深切体会到真正的狼吞虎咽,几十秒也可能十几...

  •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为什么小鬼难缠呢?可能她想通过“难缠”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吧。有的人,一有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越共情,孩子越难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ii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