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单
从《爱玛》中了解简·奥斯汀的爱情观

从《爱玛》中了解简·奥斯汀的爱情观

作者: 迪士尼的白雪奶奶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3:49 被阅读0次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性小说家。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爱玛》、《理智与情感》等。

简·奥斯汀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她的作品也大多书写的是乡绅地主的女儿,如伊丽莎白、爱玛等。这和简·奥斯汀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一生独身的她——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一生未婚,1796年二十岁的她遇见了勒费罗伊,一见钟情。可因为双方家庭的反对,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在作品中简·奥斯汀一生只爱一人的婚恋观充分的体现了出来。无论是达西先生、伊丽莎白还是奈特利先生、伍德豪斯小姐。他们都是一样的钟情于一人,哪怕身边的人纷繁复杂也能最终寻觅到彼此。

    相信每个人第一次读简·奥斯汀的作品都是从《傲慢与偏见》开始的。傲慢的达西先生拥有着属于自己血统的优越,却是绅士风度的典范,怀有偏见的伊丽莎白在与达西先生相处的过程中走出了偏见。

    当你读过《傲慢与偏见》后,你会发现其实傲慢中藏着深情,偏见中携着缱绻。

《爱玛》

    事实上笔者认为《爱玛》中的伍德豪斯小姐比《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更能体现简·奥斯汀的婚恋观。伍德豪斯小姐也就是爱玛,她是个有趣的姑娘,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为别人做媒,当她的家庭教师也是她最好的朋友泰勒小姐嫁人后,她坚定的认为这是她自己的功劳,因此乐此不疲的为她新结交的朋友哈丽特做媒,甚至鼓励这个来历不明的孤女喜欢上了势利的埃尔顿,拒绝了佃户马丁的求婚。

简·奥斯汀

    而埃尔顿真正喜爱的却是爱玛,在遭到爱玛的拒绝后,埃尔顿很快的便娶了一位粗鄙的贵族小姐。爱玛又开始为哈丽特找到了一位新的目标,泰勒小姐的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弗兰克,但谁也没料到哈丽特最终喜欢上了一直在爱玛身边作为规劝者的奈特利先生。而此时的爱玛突然意识到自己也真实的爱上了奈特利先生,幸好,奈特利先生自始至终都钟情于爱玛,最终哈丽特认清现实与真正爱她的佃户马丁结了婚,而爱玛也与奈特利先生举办了一场低调却甜蜜的婚礼。

    其实爱玛喜欢为别人做媒这一点和简·奥斯汀十分相似,为什么这么说呢?《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爱玛》中的伍德豪斯小姐与奈特利先生、《理智与情感》中的爱德华与埃莉诺他们的爱情不就是简·奥斯汀所成就的么?他们美好的爱情结局事实上就是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美好向往,他们的爱情才是简·奥斯汀一生所追求的最纯真,不含有一丝杂质,不为世俗所污染的理想爱情。

BBC《爱玛》

《爱玛》当中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就是爱玛对哈丽特所说的一段话“我衣食无忧,生活充实,既然情愫未到,我又何必改变现状?”

简·奥斯汀拥有属于她自己的骄傲,也许在如今单身致死都没有人会说什么,可在那个年代哪怕一生未婚,她也亦如爱玛一般。这种骄傲不是无知的自大,是她自己骨子里的傲气,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不是一段婚姻所能够全部给予的。她的婚姻在作品中一样完美,一个精神富有的独身女人又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简·奥斯汀宁愿坚守着她一生只爱一人的爱情观。这样的女人脱离了世俗的束缚,将爱情写进书里。也许简·奥斯汀才是一个真正看透爱情的女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爱玛》中了解简·奥斯汀的爱情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n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