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

作者: 人世间 | 来源:发表于2015-04-11 21:21 被阅读189次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兰小欢先生所著《转念》一书。通常,平日里阅读的更多是网络信息,亦或是一些订阅博客。很难闲心抱着一本书阅读。出乎意料,我竟然阅读了三遍,转念一想,好东西自然喜欢,好的文字自然会多读几遍。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光怪陆离的事,离奇的,平常的,或多或少会让人出乎意料,可是转念一想,又合乎常理。人的认知能力不似饮食,张口一尝,遍知酸甜苦辣。更像是小孩学步,走几步,摔个跟斗,疼得害怕;爬起来,再走再摔,摔了一段日子,疼也疼怕了,摔也摔习惯了,反而能够正常行走了,状况好一点还能健步如飞。当然,也有人资质甚好,一如平稳向前。

阅读《转念》的时候,我就好似学步的小孩。作者陈述的事情很平常,解读的道理又颇让人信服。看到自己不愿意相信的,总想反驳,却没有好的法子。带着疑问,阅读完之后,认真思考推敲作者所言所论,还是挺有趣。

书中通过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式,来讲述我们常见的一些现象。如“锦衣不夜行”提到了人喜欢炫耀的品性。再如“健身会员卡”说到人的惰性。时下流行的“颜值”在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好玩的分析。后面的内容,作者提及了求学读书之道,也从书中知道了另外一些名家大家。

总体而言,作者文字简明,思路清晰,观点新意,无情有理。这样的阅读,我的感觉是真的“悦”读。

之所以想推荐此书,大概是因为很少碰见符合心意的作品。主观缘由是懒得去寻找。客观情况是信息过于嘲杂。

以前使用 Google 订阅blog阅读文章。现在大家都喜欢使用公众号了,并且社交网络的分享手段,一篇文章很容易传阅。也因如此,虽未订阅那些账号,还是能从信息流中看到,由于那些作者澎湃的标题(瞎扯的功夫),总是忍不住点进去看。就像明知快餐为垃圾食物,还是被炸鸡牛肉广告吸引。

转念一想,也是合乎常理。公众号因兴趣不同,提供的话题内容也不同。我一直很厌烦那种带有威胁口吻,故弄玄虚的标题,直到老妈也在转发那种“不转不是中国人”,“年轻人成功的十条法则”之类。

好东西不多,坏东西满地。运营是一门技术,可是运营的手段总是“肮脏”的。坑蒙拐骗,骗来人气流量,方可成王。对于那些公众号文章,其实很少带给人新东西,多数是下结论,抛观点,而不做事例论证,不用数据支撑。人都乐于接受自己认可的观点,因此这样的阅读,更多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加深了一下,没有获取新的东西。

转念一下,这绝不是个例,也合乎常理,那么多人都如此,奈何反其道行之呢,姑且作罢。

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相关文章

  • 转念,转念

    生活真是不易,工作的加上家庭的,昨天下着雨牧渔学习了一周要求出去玩,下这雨我们一块去小热河捞鱼,水特别浑,...

  • 转念,转念,转正念

    【大自在·养生小语之五 生活里的转念】 我们知道了好的心念带来好的事物。那么,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就要学习和练习...

  • 转念

    昨天晚上儿子叫我今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的时候叫醒他,他想把作业完成了和我一起去参加我们部门组织的农家乐活动。今天早上五...

  • 转念

    昨晚妈妈发微信跟我聊天,忽然聊到我的婚姻,她还是那句话:你还是要跟赵(前夫)在一起,跟现在这个(李开杰)是不可能的...

  • 转念

    2018.6.8 儿子从上午到下午都没写作业,我与他爸软语提醒数次不见效果。玩水泡蛋,玩猫咪。 我声泪俱下的告诉他...

  • 转念

    当看到女儿一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玩手机时,虽然头脑层面知道那是她的事情、她的决定、她的选择,可是内心还是会有担心升起...

  • 转念

    一件事情发生以后,我通常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或者衡量,这个事儿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在哪里,不好的又在哪里?想...

  • 转念

    儿子:妈妈,我想去对面超市。 我:嗯?需要买什么吗? 儿子:妈妈,我想去买个玩具,好不好,求你了。 我:最近你新添...

  • 转念

    挑战你的想象,陶瓷的罐,缸也可以修补,补缸技术 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也说,真正困扰...

  • 转念

    谁的心里都有 数 只是不说而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nt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