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训,叫做“忠臣不事二主”,这听起来好像是难以辩驳的。然而,中国的古语实在太多,与上面那句话相对的就有“良臣择主而事”。二者针锋相对,给人以是非难辨之感。
除此之外,还有“得饶人处且饶人” 和“乘胜而追”,“士可杀不可辱”比如项羽,和与之相对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比如韩信胯下之辱,孙膑装疯卖傻,勾践卧薪尝胆。
其实,各种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至于怎么取舍,是一种智慧。
三国时期的关羽应该就是义的典型了,曹操许以高官厚禄,送去美女金钱,想笼络他,可他不为所动,只想寻找结义兄弟刘备,最后千里送嫂,历尽艰难曲折,终于找到刘备。
关羽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主要是人们把他看做一位道德英雄,是“义”的化身,这“义”就是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
从人的品德修养上来说,讲究“义”或是“义气”,应该是一种美德,无论如何,信守诺言,维护正义的君子,总比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小人好,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切都为了“义”,不知通权变达,不知为了“大义”而牺牲个人的“小义”,那就很不足取了。
比如明朝末年大将袁崇焕,明知皇帝朱由检昏庸腐败,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却不肯倒戈颇有作为的努尔哈赤,说什么一臣不事二主,不知通权变达,不顾生灵涂炭,只知忠君的小义,不知忠国忠百姓的大义,实在叫人痛惜,他本可以施展才华抱负,却被诬陷至死。
所以,孟子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孟子当然不是教人胡说八道,他是说为了“大义”可以放弃所谓的“信”和“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但最典型的一位,莫过于唐朝名相魏征了。
他曾先后投奔五位君主,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李世民。
李世民继位不久,就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就了魏征的名声,魏征敢于直言进谏,促成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性格。
魏征的进谏和唐太宗的纳谏同样名垂青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政治方面,魏征坚决主张怀柔招抚,反对镇压,安抚李建成旧部。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在执法方面,主张宽缓明确,反对像秦朝那样实行严刑酷法,同时又坚决主张明正典刑,反对徇私枉法。
在使用人才上,主张不同时期对人才有不同取舍,天下未定时,用人的标准是重视才能,不过多考虑品德,天下已定,非德才兼备不用。
在唐太宗行政上,他经常犯颜直谏,不让大兴土木,不要朝令夕改,教导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还引用荀子的话“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它牢记在心,并用它垂诫太子,要他永志不忘。
魏征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皆去吊唁,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刻于石上。
太宗对他思念不已,跟左右的大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高的哀荣了!
人言“忠臣不事二主”,如果以这种观点看,魏征当然不是忠臣,然而,他确实名垂千古的良臣!因为他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苟延残喘朝秦暮楚。
他的心中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上安君国,下报黎民。他是“大忠”,而不是“小忠”。
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也就是说,忠国不忠君,忠民不忠人。察魏征之忠,可谓圣人之徒矣!
其实,各种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至于怎么取舍,是一种智慧。
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做过五花八门的判断你性格判断你未来等等的选择题,其实最准确的答案就藏在你生活里。
想想你做过的决定,为什么选择复读,因为低不就?因为成绩配不上野心?
为什么不复读,因为听天由命?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什么选择有前景的专业,因为挣钱才是王道?
为什么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因为人要为自己而活?
为什么跳槽,因为人往高处走?
为什么不跳槽,因为义字当天?
对于为难你的人,你是欲杀之而后快,还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是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还是以德报怨?
很多选择,怎样选都不算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难得的就是认清自己。
如何认清自己,答案就在你一次次的选择里,你有没有静下心来反思过自己?
你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三观吗?想想你做过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