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过去了,家长们都不由自主的关心孩子们的高考成绩,而我更关注的,是前些天回老家时看到的刚参加完高考的一个孩子,我对他最深的印象,还是三年前在他父亲葬礼上他只顾低头玩游戏的样子。
他的父亲,是我老家的一个亲戚,三年前,当我接到他父亲意外过世的消息,马不停蹄地往老家赶时,我心里便对那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他的母亲在和丈夫离婚后便外出打工了,几年都没有回来过一次,现在他的父亲又没了,他该有多难过?他能否承受得住失去父亲的打击?
还在在火车上时,我就在苦思冥想见了面该如何安慰他,结果赶到葬礼现场一看,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那个场景让我现在想来都觉得心寒:他父亲的遗体就在停放在堂屋,而身着白色孝服的他,居然就蹲在旁边的角落里正专心的打着游戏,游戏里传来的厮杀声和现场他奶奶的哭声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他的身上除了那一身孝服,再也看不出任何他刚刚失去了父亲的痕迹。
后来又听到我妈说,他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程,已经完全不能说话和动弹了,只能用一双浸满泪水的双眼直勾勾地看着他。而他就低着头在旁边站着,他家里人都让他赶紧叫一声“爸爸”,他却一直站着不肯开口也不靠近他父亲,看到他这个反应,他父亲的身体开始剧烈的抽动,眼里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直到他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也没有开口叫他父亲一声,更没有伤心流泪。
亲生父亲过世,他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
在参加整个葬礼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从小养育他的父亲过世了,他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冷漠?
后来,我在他的成长环境中找到了答案。从小,他的父母因为忙于做生意,很少陪伴他,平时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看电视、玩手机。他的父亲常常因为不顺心或者喝醉了酒而狠狠地打他的母亲,而且基本上都是下狠手打,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父母离婚才结束。时间一长,他的性格变得非常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也不爱说话。
他父母离婚之后,他的父亲因为工作经常早出晚归,虽然父子俩同在一个房子里住,但常常一个星期都碰不到几面,更别提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至于三餐问题,他父亲便给他钱让他去外面餐馆吃。
渐渐地,父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不仅变得越来越内向,而且还养成了半夜偷偷溜出学校去网吧上网的习惯。每次当他被父亲从网吧揪出来,就会挨上一顿父亲怒火下的暴揍。但每次挨完打,管不了几天,他又会偷跑出去上网,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跑去上网、挨打、老实几天、又跑去上网的恶性循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什么?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给过他家庭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在家里只要让他不缺钱花就行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的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找更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父母正,孩子易行善;
父母邪,孩子易行恶;
父母仁慈,孩子博爱;
父母暴戾,孩子残忍;
父母民主,孩子生平等之心;
父母独断,孩子生专行之念……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也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才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起跑线不仅包括孩子的学校教育,更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听完这个故事,为人父母的你们,想好该如何自己的孩子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