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过三尺巷的故事,那时便对,故事里的诗,有了深刻的印象,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原诗,大致是叫人,谦让的。再后来每次,单独读后半句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功成名就这个东西,你总是要争,要奋斗的。若是天上掉馅饼,自然落在你手里,倒也稀罕。
想来当年这位大学士,似乎也有心事吧。
所以看完家书,本着谦让的心,干脆利落的回复再让三尺又能怎样?
然而到了后来,他也在难以抉择吧,功成名就还是诗酒田园呢?
若是时光流转,我们能否喝个不醉不归呢?
走了很多地方,但是还没到过长城,最多就是很远的望望
听过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想来,我应该不是好汉。
我之所以没去,是因为,在我心里,长城的地位实在太重了。
如果要去,那么一定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形下去,
我要仔细的,研读这份庞然大气和留在往昔景仰的那一道疤痕。
那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三千年读史,九万里悟道。想来大致是我人生的瓶颈,自然而然的就会去了。
若是刻意幸许就没了意义。至于那种,去了第一次会去第二次,每次去还都有不同领悟的,我是不会的,最初的往往是最深的。
如果每次去都可以加深体验,那倒是挺有趣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去,但怎么去我已经想好了,不是万里长城嘛,我就要看看怎么个万里法。
在还很小还没有读近代史的时候,傻傻的,认为红军的长征路线一定是长城。因为这样两个万里两个长,也刚好合得来。
后来懂事些,也就分得清了。现在觉得万里长征和万里长城,虽不是一回事情,但也有相通的地方,比如万里,都够恢宏。
前些的时候,看过一则新闻,说,某些XX要搞个活动,名字很长很文艺也很霸气,“不忘初心,热衷歌名,重走长征路”。
下面评论的群众就沸腾了,自费要当演员,扮演坏人。看到的时候,我会心的笑了很久。是的,群众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千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清晨已经过去了。阳光明媚,周末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