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公司连续走了好几个人,跑来和我诉苦:去年有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啥都不会,本不想接收,但是看着态度还算诚恳,就给招来,开着工资,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培养技能,结果稍稍才掌握了一点皮毛,这不就开始讨价还价,要涨工资,不答应,竟然直接走人了……然后就一直吧啦吧啦一堆。
他说的义愤填膺,好像全世界都应该理解他的苦衷。虽然我并不全部赞成他的观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能理解他的困惑。
我在一所地方高校工作,也带过完整的一届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现在依然在学生工作队伍中,在学生中间。我太了解现在学生想法和诉求。
有次,我问一个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班学生:你期望刚工作时单位提供的薪水是多少?
回答到:我要求不高,能保证生活所需就行,有8000左右就行吧!(对话前提是基于在我们这样一个西部省份就业。)
看着他这样的自信满满,我心里一颤,没敢告诉孩子我当时的薪水每个月不到5000元。我继续问道:那你猜下老师的薪水是多少呢?
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应该有一万左右吧!我爸的学历没我高,更没你高,也不是领导,就是工作时间长了点,现在每个月也都有一万多的工资呢!
我真想问问他爸在哪个单位上班。
我当然没问,而是用了一些时间对我带的学生的就业期望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然后给我带的部分学生召集了一次会。会前我整理了各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数据、不同行业年收入对比等,我还对他们专业上一届毕业生当时的工资做了小范围的调查。我没有太多的说辞,只是简简单单的把一堆冰冷的数据用PPT放给他们看,数据是冷冰冰的,也是令很多人伤心的。大学毕业生刚入职时的工资甚至不如农民工。
当然,在这里做这样的对比并不是贬低农民工,相反,农民工靠自己的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挣再多的钱也是不为过的。只是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一些问题:一是一个人获取薪水的多少不应该和身份挂钩,而应该和付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二来从侧面反应了用工单位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并不怎么高;再者,大学毕业仅仅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而已,没有特殊含义,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另外,只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才能创造社会财富,企业不需要“屠龙之技”。
但是,学生不会有这样的认识,他们从来都是生活在单纯的校园生活之中,即使获取过这样的信息也很少有对社会需求的真实体验,想当然是在所难免。况且,我们也没有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是听其他同事讲的。某同学去面试一份销售岗位,面试官问:你有什么特长?拍拍胸脯回答到:我酒量好。
这位同学最终有没有被单位录用暂且不论,我们也不会怀疑他对这份工作的向往,但是很明显的是其对于企业销售工作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而令我最为惊讶的是,当我把这个故事说给其他学生听时,竟然没有人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很明显,大家把从媒体、校友、社会等侧面对于销售人员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情景描述当作了销售工作的全部方面,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因此就有了把酒量好坏当作销售人员招聘标准的例子。
眼界决定境界。学生处在半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获取的信息的途径大多是通过课堂、网络等渠道,这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很好的途径,但是大多数的社会常识却是要靠自身的体验去获取,或者至少要通过自身的消化内化成完善的自我认知。而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毕业后工作性质的认知更多停留在从网络中能够获取的只言片语或是老师、亲戚、朋友等的介绍中,但是问题是这些信息的来源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专业老师并不懂得企业人力的真实需求,朋友也是从朋友的朋友处道听途说,网络中更是充斥着对真实事实的夸大说法……高校现行的就业指导体系中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把对学生的培养完全交给了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的高校教师,学生对于企业的关注和认识集中在大四毕业找工作的前夕,且关注点更多在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自我需求方面,缺少对行业的整体认识。所以就产生了认识的偏差。
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于学生的态度总是包容的多,没有我朋友那么激烈,我还调侃他道:你应该主动涨工资嘛!后来他平静下来,说到,他想起自己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直到开了自己公司这十几年的经历,年轻时光太过短暂,刚工作的年轻人若不能脚踏实地学习本事,好高骛远,容易走太多弯路,误了前程。而我更多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改进现在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模式,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清晰的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从而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