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哎呀,什么来着?
苦作舟吗?不对,读书不苦。认为读书苦的人,是因为不会选书。大家都说:坚持读书的人,一定很聪明。类似的话,古代人也讲过。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人一开始比较笨,只有读书才可以让你变聪明。
这个刘向,就是赫赫有名的《战国策》的编纂者。另外,流传几千年的《山海经》,也是他跟别人合作的。
为什么读书?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是读书时,你会有哪些困惑?比如:
那么,该怎么选书、怎么挑到一本好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先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精选某乎问答点赞率最高的几条回复。
@莫负少女:我学经济学,今年硕士毕业。我选书一般看作者,只要是所在领域里的大家、行家,他们的书通常都没有问题,比如我最近就买了几本吴敬琏老先生的书。如果是新兴作家,要看他们发表过哪些学术成果,我很有兴趣学习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另外,最好能有实践案例。现在网络非常方便,杂志和报纸最新发布的文章,过几天就可以在知网等平台上查到。
@爱做菜的叫兽:作为大学老师,我鼓励学生坚持阅读。我给他们的读书建议是,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是一定要读原著,经典名著,这是打牢基础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读新书,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理论和动态,这样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出版社的选择很重要,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机构,比如,互联网方面的书中信出版社的比较好,经济学著作北大、人大的都不错。至于干部教育方面的,党校、行政学院出版社等,口碑都非常好。当然,我也出过几本专著,因为选了好的出版社,我也站在巨人肩膀上,不知不觉名气也比以前大了……
@思进不取:不好意思,我也插句话。跟楼上几位比我差远了,我不是搞学问的,也早已不是学生了。我在公司打工,之前做了十年技术,去年刚刚改行做产品推广。以前我是不读书的,一来很少有时间,二来工作内容固定,没有太多的知识要求。最近公司转型,除了硬件产品,还要在信息化应用领域拓展。现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太快了,再不看点书,出去见客户都不知道聊什么了。恰好让我负责政府部门这一块,接触过几回“当官的”,发现他们说话一套一套的,不管是技术语言,还是官方术语,都能讲到点子上。看来,不服气是不行了,我也得抓紧时间扫扫盲喽。至于怎么选书?其实我也没啥好主意,客户读什么书、或者他们推荐什么书,咱就看什么书呗。客户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啊,就连看什么书,也得客户说了算呐……
@Kindle小助手:嘿嘿,这个问题很简单嘛,现在都是网上买书,注意这三点就够了。第一,看排行榜,只看所属分类的,不要看综合,那个不准。第二,看网友评价,好评率要看,差评理由也要看,有些可能是送货慢的问题。第三,在线试读,一般都会有目录、前言,基本上可以了解整本书的概况。如果是你需要的书,只要能有一点点帮助,那就果断下手吧。当然,为了知识花点钱也是值得的,你想想看吧,是憋不出论文痛苦?还是少吃一顿美食更加难受?
……
留言人数很多,看来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嘛。综合起来,怎么选书有三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
一是作者要专业;二是出版社要权威;三是内容要有用。
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毕竟术业有专攻嘛。深知这个道理,于是,当组织部的朋友找我帮他找资料时,我很理智的上网求助。
好友身处干部教育核心部门,最近受邀某知名刊物约稿,请他结合工作实际写一篇互联网+干部教育方面的文章,7000字左右,任务比较艰巨。
我在干部教育院校,虽是个不教书的老师,但好歹近水楼台先得月,跑腿找资料的活计应该可以胜任。
本以为网络如此发达,找资料应当非常容易,结果一搜之下,大失所望。
先上知网找文章,然而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要么时间久远,最新的是半年之前;要么就是闭门造车,生搬硬套互联网+教育的相关内容,指导性不强,还没有案例。
那就去找找有没有新书出版吧,京东亚马逊当当加淘宝,一一尝试。输入“互联网+干部教育”,敲下回车键,准备点根烟休息一下。结果烟还没点着,搜索过程已经结束。
纳尼?只有4条记录?
是不是关键词不对,分开主题词单独试试吧。那就搜“互联网+干部”,let’s go……
有了,这本不错。按照挑书的三大要点判断:权威出版社,作者是干部教育领域专家,目录和内容介绍看上去也还不错。嗯,就选它了,买一本寄给好友。
什么,无货?电子版呢?也没有!怎么办?找找出版社的人,问问他们还有没有存货吧。
这年头,还是熟人好办事。经过百般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出版社管发行的同志,小姑娘声音很甜,人也有耐心。
不过,当得知我的需求后,她却很遗憾的告诉我:那本书是限量发行,早就没有剩余,电子版当然也有版权保护没法提供……
好东西果然会被一抢而光啊!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稀缺性原理吗?
我依然不死心,怕电话里说不清,于是直接跑去了出版社……
看来,上天还是愿意眷顾爱读书的人。没找到管发行的小姑娘,却因为走错房间遇到了编辑部的小姐姐。
平日饭堂里见过,也就假装熟人般寒暄起来,没想到却有了意外收获。
美女编辑的电脑里,恰好出现了我感兴趣的关键词:互联网、干部教育。这还等什么,硬的不行,咱就来软的。仗着自己脸皮厚,便动用了多年不用的“美男计”。
一边夸赞她们工作辛苦,一边假装要学习学习,浏览了几页正在编辑的文档。是一本即将出版的新书,题目暂定为《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这不就是组织部好友要找的吗,真是天助我也!
当我询问具体出版日期时,美女编辑很自豪的告诉我,这本书质量很高,前期反复修改,目前已经完成终审,马上就可以拿到样书。趁她出去帮我倒水之际,我偷偷拍了作者和目录页的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5041678/82fa9f2492367658.png)
新书的主编很有名,信息技术部门主任,北大经济学博士,曾在北京市某区担任领导职务,多年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当一把手,印象中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他有文章发表,多是国内著名的报纸刊物……
嗯,满足了好书的第一个标准:作者要专业!再看编写组的其他成员,大部分是国家院的人,2个博士,5个硕士,其中2个还是北大的;几个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也是著名学者……
当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大名鼎鼎,在干部教育领域与党校出版社齐名,校院合并之后更会并驾齐驱。这又满足了好书的第二个标准:出版社要权威!
目录页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有创新有思考有案例,脉络清晰、内容详实。记得编辑小姐姐好像提过,理论篇的文章都是几位作者已经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这次还是首发呢!
好书的第三个标准:内容要有用!虽然还没看完全书内容,但仅凭这个目录,以及每篇文章的大概页码,也能判读出一二来。何况,还有9篇地方校院的经验材料!满足!第三个标准也满足!
选书的三大标准:作者专业、出版社权威、内容有用。这本即将出版的书全都满足。
看来,等它出版后,我一定要多买几本。自己可以学习,还可以当礼物送给朋友,又是自家出版社的“名著”,多么美好的事情?
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头发花白的糟老头,手捧一本印着“海教授”名字的厚书,坐在阳光下的摇椅上,摇头晃脑的读着读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其实,有的人像一本书,越读越有味道。而有的书却像一个人,多读才能了解她。
现在我似乎懂了怎么选书。或者说,隐约知道怎么才能遇到那个让我心动的人。
那么,你呢?
新书即将限量发行,如果你有兴趣,欢迎自行去新华书店选购……
过几天也许会写篇读后感,说不定会很专业哦!
ps.如果看到最后还是不知道怎么选书,没关系。
这些都不重要,懂的人会懂……
名额有限,我只争取到10本作者签名新书(当然,我也会签)。
会用到这本书的同学,请关注个人公众号或微信索取,谢谢……
首发公号:作一滴水(zuoyidishui),可以借鉴抄袭,但勿转发……
原文链接《你知道怎么选书吗?嘘!帮我看看偷拍的这本怎样》,略有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