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即你我

作者: 在宇 | 来源:发表于2016-05-10 22:07 被阅读125次

    可能乍一听这个名字《梁祝的继承者们》,一些不明所以的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狗血的豪门恩怨大戏,但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走进剧场,坐在台下观赏了三个半小时的视听盛宴后,得到的感受一定会让这种误会烟消云散,因为太多的元素和惊喜都能看出这个团队创作上的精心和诚意。

    《梁祝的继承者们》是导演林奕华“生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又一部非常林奕华风格的舞台剧,前卫、大胆、犀利、深刻、时尚与传统兼备,又会刺得你有种说不出的痛痒之感。这一款林奕华版的“梁祝”把故事背景搬到了“艺术学院”,祝英台在这里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生活从“诗词歌赋”转换成了美术系,他们在美术馆的世界陪伴着彼此,经历着痛失师友的伤怀,感慨着命运的无常。整部舞台剧分为了二十场,从梁祝二人初遇发展到了双双化蝶,看似与之前若干版本的梁祝故事传说无异,相同的人物,却有着不同的诠释。这是一部非刻板音乐剧,将传统经典解构重演,为观众们打造一个崭新的看待生活、艺术、人生的角度。

    不知出于某种特定的意义,还是无巧不成书,这出舞台剧跟数字“18”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十八相送、十八首原创音乐、十八位舞台演员,还有舞台上的十八个白色正方体石膏。

    众所周知,“十八相送”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当中著名的精彩唱段,从书院到祝英台家的距离正好是十八里路,而到梁山伯的家,刚好也是十八里。两人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到长亭,情谊深深,聚散却无情,短短的十八里路怎能承载梁祝流连的脚步和留恋的钟情,命运的阻碍让他们肉身化蝶却灵魂不死。正是有了“十八相送”的倾诉衷肠,才有了梁祝二人生死相依、爱情不朽。

    贯穿《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十八首原创歌曲也分别倾诉了十八段的相遇相知相惜相爱的故事。没有拘泥在“音乐剧”的条框和局限中,不仅有二重唱、四重唱、八重唱、B-box等,还请来香港首个专业无伴奏合唱剧团“一铺清唱”为演员们用人声和声。十八首原创歌曲摒弃了把演员对白直接转成场次的手法,而是运用想象、告白、自嘲、暗讽等表现方式,来倾诉着或逗趣或愤怒或深情或悲哀的情绪,或明或暗,如泣如诉。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故事从祝英台的噩梦开始:《为什么不能与父母谈生命的意义,只能谈生活的意义》。这是一首关于意义的问题。文理选科、大学选专业、毕业找工作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都希望子女安稳务实,人,生下来,活下去,父母的视角总是“生活”,而祝英台心心念念的是艺术,做选择的依据都是心之所向,人生难道有固定的答案和标准吗?拒绝料理“生活”的琐碎,拒绝按照写好的剧情生活,要挥舞飞扬出自己的“生命”律动。祝英台表面上是作为艺术系学生去到艺术学院,但实际上更是寻找自己,而男扮女装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我知道,我都知道,除了我是谁……” 是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上,祝英台在焦虑着别人是否了解自己以及自我认知的歌,名字叫做《自画像》。生活常识、科学道理、艺术理论,“我”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却唯独不认识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说:“认识你自己”。现代的社会,人们疲于奔命,为了生活往往过得很匆忙,没有时间找寻真实的自我,往往依靠想象或者别人眼中的自己来描摹自己的画像,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通过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到底存在多大的偏差?

    紧跟着“自画像”的是静物画,祝英台已逐渐被梁山伯吸引,这场遇见,像是偶然,实则命中注定。祝英台追问着梁山伯,“你本来就这样安静吗?”,“我们是在聊天吗,你的沉默是在对我说什么吗?”,梁山伯的静默似乎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回应?《为什么我好像告诉他我是谁》是一首少女情怀的诗,两个人萍水相逢,爱情的种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悄然种下,他在想什么?他会喜欢我吗?他是在拒绝我吗?

    这一首首色彩缤纷的歌曲风格各异,表达的情感也是喜乐参半,但仔细揣摩发现,这十八首诉说与倾吐都是承上启下、缓缓延续的。有了第一首关于生命意义的索问,便有了追问自己的《自画像》,我什么都知道,除了我是谁。接着出于对自己的犹疑,开始想要告诉自己钟情的那个“他”,我喜欢他,他知道我的名字吗?再接下去是《暗恋》,为你作一幅思念是底色的画,但这幅叫做“思念”的画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象征爱意的红,渴望被你读懂那交织在多层红色间的我的爱……

    十八首原创音乐和演员对白齐头并进,丝毫没有重复拖沓之感,歌词又暗藏玄机,是哭诉还是自省,是欣喜还是抓狂,是深情还是哀思,歌声唱给懂的人听。

    演员们来自香港和台湾,没有字正腔圆,却也吞吐着狂欢与悲凉,表现力不俗,《十五分钟成名史——马文才三部曲之二》中汇集了多种声乐表现方式,男女多声部、人声和声,有歌剧,有念白,有京剧腔,有英语,还有粤语播报马文才娱乐头条……音浪冲击着耳朵,内容匆匆塞进脑袋,还来不及反应,下一情节已经到来。这个团队没有超强的卡司阵容,但年轻的演员们似乎就是在讲述自己,升学、生计、前程、恋爱,平凡与渺小不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吗?

    “我是谁”在剧中反复出现,人们总是渴望被认识,被了解,却又害怕希望落空的失望,渴望被爱的感觉,但又不愿主动付出爱,不肯去靠近别人,害怕受伤。到底是自我价值比较重要,还是别人的认同更使自己满足?剧中最多的是问号,是质疑,是探寻,可念念不忘,真的能够带来回响吗?梁山伯没听懂的,是问题太难,还是装听不懂呢?

    对于梁、祝、马三个主要角色的演绎,并没有将演员和角色的性别特定成一致,甚至没有刻意反串,而是演员和角色的主体都在发生位移,一个演员要饰演多个角色,或者一个角色由多位演员扮演,这一秒还是女演员演绎的祝英台,下一段又换成了男演员的声音,男演员用细声细气的音调唱着“梁兄,全是小妹把你连累”,有那么一丝诙谐,但这丝毫不影响观赏效果,反而让观者感受到自己就是梁山伯,或祝英台,有代入感,无关乎性别,只需要静静体会这部正青春的爱情自画像。

    舞台设计的风格上,简明清晰而富有深意。一面白色的幕布搭配着十八个白色的正方体的石膏,石膏正是美术系学生不可缺少的道具,十八个正方体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变化成不同的场景和物体:火车间、教室、行李、墙壁、自画像等。演员们看似漫不经心的抱起或挪动一个石膏体,舞台空间都是一场悄无声息的转换。

    伊人已逝,留下梁兄一人独坐美术馆悼念他的英台。《梁祝的继承者们》顾名思义继承的是“梁祝”苦恋的爱情故事,也是在传承着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浪漫和不朽,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部生命启示录,有关爱情,有关志趣,有关性格,有关珍惜……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如此犀利,如此打动人心,继承,也是在播种、传达着关于青春的热忱,这种青春永不腐朽,无关年龄,永不过时。《梁祝的继承者们》不仅打开了诠释“梁祝”的门户,更敲启了观众们对这么多复杂元素诠释的心房,教会了我们重述矢志不渝的爱情经典,带给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角度。这围起围裙拿起画笔的两个美术系学生,他们的艺术肖像在他们自己的画板上妙笔生花,时空身份转换,场景地点更迭,一批批观众换了,演绎的方式变了,唯有梁祝穿越生死的爱情永恒,“我是谁”的追寻还在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在宇:林奕华导演作品《梁祝的继承者们》剧评
        Utpalavarna:@闻迩 谢谢你的剧评,我也准备写《梁祝续传》了

      本文标题:梁祝即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by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