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之后,便想整理整理书橱,如果有太阳的话,就把一些书拿出来晒晒。
其实,我的书架里的书谈不上潮湿,反而是很干燥,有时候拿起一本书来,觉得纸页干燥的都有点发脆了,于是请出来,放在一旁抽时间读上一读,也借机让书本稍微吸点水汽,显得饱满一些。
爱读书的人,一般也爱惜自己的书,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书保护的好一些。
过去的人们大都住在平房里,比较潮湿,特别是南方的城市,到了梅雨季节更是湿漉漉的,对于书很有影响,容易发霉,容易让蠹虫蛀蚀了。
蠹虫又叫蠹鱼,因为比较像鱼的缘故吧,只是有点形似。叫“鱼”,也可以,因为书本里有知识,知识如海洋,鱼在知识的海洋里面游泳,不亦乐乎。
还真不能让蠹鱼太乐乎,过去的书都是线装书,纸的材料和墨很少含有化学药品,所以蠹鱼吃起来很好吃,加之气候潮湿,书页容易发霉、变软,使它们的生活环境总是非常之好,适合生存。于是,在书里就大吃特吃起来,如果它们只是吃边角页眉书皮什么的也算可以,但是,它们不识字,所以连里面的字也给吃了,这下可就麻烦了,因为少了字,有些文章的意义就变了。
因为潮湿,书很容易发霉,所以古人们就要晒书。
民间是有个“晒书节“,在阴历六月六,有说是赵匡胤晒天书,有说是唐僧晒被海水浸湿的经书,节日又叫“天贶(kuàng)节”,既然都是非常有影响地人物的举动,民间的人们也就跟着学,把自己的书籍、字画、账本、家谱都拿出来晒晒,防止损坏了,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现在不多见了。
有个典故,也跟晒书有关系。《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
这上面写的是“七月七”,与“六月六”相差一个月;但又有记载:康熙年间,学者朱彝尊满腹经纶,六月初六这天,他袒肚露胸晒太阳,自谓之晒书,以炫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这时间记载的变化这么大,是不是蠹鱼给吃的,六变成七,七变成六的,弄得以讹传讹,后人也搞不明白。
应该不是蠹鱼吃的,或许是风俗习惯不同,或许是写书的人记错了。
但有传说,蠹鱼如果“吃”纸里字的时候,若是有三次“吃”到“神仙”二字,就会化为-----“脉望”。
“脉望”长得是什么样子啊?
《酉阳杂俎》说,一位叫何讽的书生,喜欢买旧书来看,他就看到一个由蠹鱼化成的“脉望” ,它的样子像是一根头发,盘成四寸一个圈,它怪就怪在这个头发圈没有接头,是一个整圈,就如同女孩手上皮筋,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我找了找这个典故的出处,收录在下:
建中末,书生何讽常买得黄纸古书一卷。读之,卷中得发卷,规四寸,如环无端,何因绝之。断处两头滴水升余,烧之作发气。讽尝言于道者,吁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据《仙经》曰: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矰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宾。"因取古书阅之,数处蠹漏,寻义读之,皆神仙字,讽方哭伏。
矰:zēng,箭名。古代八矢之一,用以射飞鸟,用丝绳系住箭头的射鸟工具。
何讽这个人手欠,把人家“脉望”给扯断了,结果是两头“滴水升余”;用火一烧,气味和头发的味道差不多。
后来何讽跟一个道士谈起了这件奇怪的事,那道士叹息说:遇到“脉望”你是应该成仙的,但你没能成仙,可能是你这人太俗了吧,这是命运的安排,认了吧。
何讽回家以后,找出古书,看看被蠹鱼蛀的漏洞,按照上下文的意思一分析,缺失的都是“神仙”二字,他哭的都趴在地上了。
仙经有云: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
但这里所说的,并非是“脉望”自己成仙,而是遇到和看见“脉望”的人会成仙。
为什么说这个典故,就是给爱读书的亲提个醒,如果在书里看见了“脉望”,千万不要伤害人家,你可以按照典故里面说的步骤试上一试,如果找不到“矰”,可以用弹弓子试一试,但要注意安全,意思意思就行了,别打的太准,让神仙怪罪了。
其实,我觉得“脉望”就是书籍里的“精灵”。
如果你喜欢读书、爱书、保护书,它就会出现,可以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它能给你变成很多好东西,会让你成为“神仙”,或者让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