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可能是《孙子兵法》里面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但是 “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是奇偶的奇,不是奇怪的奇。这也是《孙子兵法》里面被读错最多的一个字,读错了整个意思全变了。
“奇”古人又称余奇,就是多余出来的那一部分,就是奇兵,在关键的时候再用。简单地说,奇兵就是预备队 。
正兵又是什么呢?曹操一句话就讲明白了,“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所以这个“正”和“奇”就是一个先后的概念。
两军对阵,先以正兵合战,双方的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他觉得决胜的时候到了,投入预备部决胜,就是奇兵,这就是出奇制胜。
如果你把 “以正合,以奇胜”理解为正兵随便怎么打都行,关键是靠奇招妙计来取胜,那你不光《孙子兵法》没学会,你的价值观都错了。
关于用预备队决胜,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面也有同样的说法:
“双方留下的预备队的对比,往往是最后决定胜负的主要根据。一个主帅如果看到对方在预备队的对比上占有决定性优势,那么他就要下决心退却。”
《孙子兵法》说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说,只要你是战斗,就要正奇分兵。
“战势不过奇正”,战斗的方法就是奇正,没有别的。这就叫战术原则,只有这一种战法。
但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它排列组合是的变换无穷无尽的。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所以善于运用正奇转换,善于出动奇兵的将领,他的战法那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生”,奇可以变成正,正可以变成奇,“如循环之无端,谁能穷之。”它是反复循环的。
正奇分兵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原则,叫分战法,战斗一定要分兵。不管兵有多少都要分,有几十万大军你要分,一个班攻一个山头也要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