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撮要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撮要

作者: 云道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6-06 09:06 被阅读68次
封面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这里说的记在脑子里,不是单纯的记背,而是将需要的知识融入自身,即转化为阅读体验。

如何记住阅读体验,此书作者推荐“笔记读书法”

电子设备已很便捷的情况下,以书写的方式做读书笔记,仍是有难以替代的好处。书写不只是单纯的记录,阅读和书写都有着一定的节奏感,这个节奏感就如语感一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表达。同时,“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

“网络是个不适合熟读的环境”。网络不是因于公益而如此便捷的,是商业利益推动了网络的发展。尤其当下,我们看似以低廉成本获取的信息,代价是要被各种吸引消费的信息不断打扰。不会因此而贬低甚或否定网络,而是强调,不要将时间全部投入到网络上,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类似纸媒体之类,帮助我们静下来去感受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除了所读之书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还包括阅读时,我们头脑中不断闪现出的各种想法。“思考让人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此时此刻想到的新点子,下一秒可能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不好好做记录,恐怕就再也想不起曾经闪现的想法了。……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思想的连续性,帮助我们完成理解-掌握-创新的过程。作者推荐“一元化”技巧,即“将笔记和资料存放在同一本笔记里”,具体要点包括5个:“①可以书写任何内容;②按时间顺序书写;③附上日期;④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⑤可以粘贴。”。这些技巧是为了更完整的记录思维过程,不漏掉脑中闪现的想法;强调灵活性,也是通过提高效率,保证思想被连续记录。

一个连续思想的记录,就是一段完整的阅读体验。阅读和写作是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知道,世上最贵之事便是坚持。

关于坚持,作者也给了建议。“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笔记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坚持阅读和写作,不是每次都要完成一件完美的创作,因为“如果一心想写得完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下笔。”。我们的记忆没有那么不堪,但每个回忆都需要一定的线索。阅读的时候,无论写下点什么,都要留下这种在日后可以帮助回忆的线索,才不至于使阅读沦为只是用眼睛看过。没必要执着于完美的写作,迈出第一步,完美就开始了。

参考书中建议做的读书笔记

从另一个角度,还要强调,做笔记要严加取舍。“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然会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这种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的可怜,做读书笔记是为了使阅读体验得以保留,使思维过程保持完整。当下获取信息之便利,不需要为了保存文本而费力摘抄,所以要谨慎地决定记录哪些内容。

读书笔记帮助思想输出。“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比如我当下正在做的,虽然较真正理解还有极大距离,但就个人而言,这是我最佳的理解状态。并且,我还可以依据读书笔记,持续地向真正理解靠近。“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读书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炫耀。输出因读书而得以提升的思想,不仅某些思想得以升华,还是结交益友的重要途径,所谓志同道合。说的稍微偏激一些,委曲求全不会换来真的朋友;伯牙断琴,人生得一二知己,已是万幸之极。“读书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学习、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引几句千字文与君共勉“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远方必有朋,悦乐以待其来。

享受寂寥!作为晚学后进,我仍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引作者之语来表达的,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语,并与君共勉。

“请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那本书就会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等精神感到挫败后,再去寻找能让自己振作的书就来不及了,所以平时要多做笔记,把能让自己换发精神的书记录在笔记本里,这样就能有备无患。……通过写读书笔记,你就可以找到一本读了它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书,给自己坚实的心理支撑。”

所见必有偏差不及,有劳诸君指正.

云山居道生河豚子浅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撮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i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