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遇到过下面这种情况,工作项目截止日期没剩几天了,每天都在加班,家里又有一堆的事情,小的孩子生病需要照顾,大的孩子学业还要辅导,还有各种烦心事接憧而至,加上自己睡眠不足,上司每天都在催进度,虽然看起来忙忙碌碌,可实际的产出效率却很低。
这问题出在哪呢?
带宽最大化,而非工作时间最大化
其实早再一个世纪之前,亨利·福特就做了一个12年之久的实验,其结果明确显示,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从10个小时缩短到8个小时,将每周的工作天数从6天减少到5天,既能增加工人的总产出,又能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他最早为工人定下了每周40个小时的工时规定。
增长工作时长,让员工更加卖命的干活和放弃度假机会,刚开始可能能多完成一点工作任务,但长期就不好说了。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的身体会疲劳,需要休息。我们的心智资源也会耗竭,需要恢复。
稀缺产生更大的稀缺
很多人,总想要在一天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做一点事,如果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就会选择少睡点觉,多工作几个小时。
然后,这其实是竭泽而渔。科学研究多次证实,睡眠不足的人,积极性更低,犯的错误会更多,而且还经常会出现头昏脑胀的现象。这又加重了工作负担,只能更长时间的占用睡眠时间,而长期睡眠不足所累积的效应会更加严重。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时间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短视心态。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因为俘获我们了注意力,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想对未来借用,比如说暂定某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或者减少配陪伴家人的时间。可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就是给自己的未来挖了更大的坑。未来,可能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我们。
我们需要理解带宽
带宽即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不管是时间稀缺是还是金钱稀缺都会减少我们的带宽,带宽少就容易忘事,还会降低人的智商,让人更加短视,更容易忽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
之前很多互联网企业就实行996,让职工加班加点,表面看,是让员工的工作时间变长了,但疲劳不堪的职工在工作上投入的总带宽却变少了,相信产出没增加多少,离职倒是增加了不少。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避免自己陷入稀缺的心态而使带宽减少,要给自己留有余闲。在时间安排上,更注意带宽最大化,而不是时间最大化。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应该抓一件最核心的工作认真完成,其他任务交给同事,或者让上级增加人手,同时,让家里人暂时承担一部分你的工作,同时每天给自己预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与休息时间,让自己忙碌的同时还不忘未来对你来说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或许,这样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稀缺》
如果你这部分内容有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并欢迎给我留言或评论,我们一起进步,做时间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