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到无锡的第一天,从地铁站出来,拖着箱子,慢慢靠近小区,我的心里面就升出一股紧张焦虑的感觉,似乎觉得自己在慢慢的迎向压力,即将开始一段充满压力和挑战的生活状态。
从1月6号到1月31号,离开无锡25天,将近一个月,重新再回到这个地方,仍然充满了陌生感,虽然在这里漂泊了13年,但仍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没有归属感。仍然会有来到一个异乡的忐忑、焦虑和浮躁。看到周围行色匆匆的人,心里似乎也没有办法生出暖意和热络,而是竞争和比较。
既然如此,那就把这里当成一个暂时的家,一个在打拼事业、赚钱、求取功名的地方,这也很好,如果始终想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何不潇潇洒洒、快快活活的完成这趟人生的旅程,把这里当成是漂泊中休憩的地方,然后把自己休息停顿的地方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身心舒畅,然后,快快活活的赚钱,也快快活活的跟人打交道。
回到家里,看到堆积如山的书,永远读不完的书,还有那些永远不可能会用到的杂物,心理就突然很懊悔,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似乎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没那么重要,让孩子读多少书,自己要拥有多少东西,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你陪着它们,和它们在一起,你会觉得温馨幸福,而不是觉得累赘厌烦,让它们堆满了你的空间,让你感到焦躁不安。
突然对当下的消费主义,感到兴趣索然,各种广告宣传,要你提升生活的品质,消费升级,你就得要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填充你的生活。何不就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加上你最最喜爱的东西,陪伴着你,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不必去攀比虚荣,别人一说这东西好,你也觉得不错,就买来家里堆灰。
在家里看到一张表,那是在2022年暑假,为了鸡娃,囤了一堆的书籍和资料,但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发现真正有用的只有极个别的书,大多数都是放在家里积灰,甚至现在想起来,也不再像当初那样心潮澎湃,想要再去鸡娃了,很随缘,很佛系,因为现在把重要的精力放在自我发展和个人成长上。你会发现,那些东西只是在你遇到孩子问题时,想要抓住的某个救命稻草罢了。或许将来仍然会带着儿子一起去读这些书,上这些课程,但是心态会更平稳更从容一些,没有必要说一定要追求到怎样怎样的量变和标准,因为那样会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亲子关系紧张,对儿子也是各种不成器的主观判断。
我觉得最有效果的其实就是那个“感恩瓶”了。新的一年,我想继续使用它,每周写一写对孩子,对老公,对长辈的感恩和谢意,写一写在我心中,他们值得骄傲,值得高兴,值得鼓励的事情 !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44973/2c9c45ccd5b8b5e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