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净土宗教法
净宗法师|关于净土宗的“信愿行”的问题

净宗法师|关于净土宗的“信愿行”的问题

作者: 宗直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8:34 被阅读4次

净宗法师|关于净土宗的“信愿行”的问题

有些莲友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净土宗的“信愿行”的问题,我想这是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这里讲一讲,让大家明了。


净土宗“信愿行”三资粮,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可是对三资粮的理解,确实有差异存在。

首先讲“信”,一般的理解是这样子的: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这叫“信”;第二是“愿”:光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不愿往生没有用,所以还要发愿,愿往生;第三是“行”:光发愿往生,你不修行,你不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叫“行”。似乎有次第感——信、愿、行。


真正说起来,信、愿、行三点,后面包括前面。怎么讲呢?如果这个人,他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但他不愿往生,可见他相信也是假的。如果真的相信有极乐世界,哪个不愿意往生啊?


反过来想,如果这个人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他会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吗?如果不相信,怎么可能愿意去往生呢?所以,愿里边包含信。那么行呢?他都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了,那已经包含了信和愿,为什么呢?他都已经在念佛、想去往生了,你说他没有愿望吗?


所以善导大师没有分开讲“信、愿、行”,而是说: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念佛,自然就有“信愿行”了。


我还是喜欢用乘船的比喻。我们设想,假如这个地方很危险,别人开着大船来救我们,我们“相信”大船能把我们救到安全的彼岸,我们“愿意”被大船所救,我们坐上大船,叫做“行”。但是,如果已经坐上大船之后,哪里还用另外再谈“信愿行”呢?就不用再谈了,“信愿行”都在乘上大愿船当中了。所以,“信愿行”都在六字名号之内,也都在“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之内。


对于哪种人要强调信、愿、行呢?对念佛求开悟的,不是想求往生净土的,对这样的人要强调说:“你要信愿具足哦!要愿往生极乐净土!光求开悟是不行的。”或者对那些念佛求人天福报的,或者对那些念佛为伏住烦恼、得到清净心的,对他们纠正说“要愿生极乐净土,要相信弥陀的救度”,要这样劝导他们。如果各位已经相信弥陀救度,已经愿意往生净土,那就直接念佛好了,还再绕弯子干什么呢?信、愿、行都完全包括在六字名号里边。

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讲,口口声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信、愿、行;从弥陀那边来讲,六字名号本身具足信、愿、行。


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很多人念这六个字,不知道这六个字的含义,往往自己心中另作打算、另作计较,这叫“不如实修行相应”。


善导大师怎么解释六字名号呢?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的含义就是“归命”,就是“归顺我的救度,归顺我的命令,我要你念佛往生,你要顺从!”


从众生那边来讲,“归命”就是归投弥陀的救度,这就是信靠啦,“归命”是“信”;“亦是发愿回向之意”,“归命”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往生极乐净土,叫“发愿回向”,“发愿”是愿往生,“回向”不是把我们的功德回向——我们没有什么功德,就是从娑婆世界这个方向回转过来,“我不要再在娑婆世界轮转了,我要到净土去了”。回转到净土。因此,归命的众生,信、愿自然就有了;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们担心“我归命阿弥陀佛,但我没有修行啊”,善导大师就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就是你的修行”。这句话大家好理解吗?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归命众生的“行”。


还是通过比喻来说明。比方说有条船来救我们,那我们知道自己很危险,一定会归命,“啊!上船哪!”这一个心发起了,叫“归命”,归命的当下就要回向:“我要上这条船!”乘上船之后,船就是你的行。你自己游泳过不了海,但是船能让你过海,你没有行,船代替你行。俗话说“以车代步”,坐车代替步行,那坐船就是“以船代行”,龙树菩萨把净土的法门比喻为乘船的法门,昙鸾祖师解释说是“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什么叫“不行而行”?我们自己没有修行,但有大修行。圣道门我们没法体会了,净土门就好像坐船一样,自己没有行、没有走路,但是“不行而行”。船在走,就是乘客在走。六字名号的大愿船,“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们仰凭六字名号,称念六字名号,六字名号的功能自然牵引我们到净土去。


《佛说无量寿经》说: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没有任何障碍、任何违背,很自然的,不用造作、勉强的,就好像船的力量牵引我们过海一样。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说明六字名号本身的功能、功德,就是我们的修行。所以,念佛的人,没有修行,也有修行,没有信愿,也有信愿,信愿行都在六字名号里边,离开六字名号,没有信愿行,一向专念六字名号,自然具足信愿行。


你说在六字名号之外还有什么信愿行?你信什么?信就是信六字名号是佛的誓愿,要救我们,如果这点不信,那就不叫信了;愿就是愿让六字名号来救我们;行就是专称六字名号,得到佛的救度,这个就叫信愿行。


虽然讲是三个字,落实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善导大师这句“一向专称弥陀名号”非常有概括性,不是在心中作种种的盘算,“我在念佛了,我的信愿行怎么样了……”哪里那么啰唆!像坐船的人已经坐在船上了,你说他相不相信船能让他过海?你说他愿不愿意过海?统统在里边了嘛!



这个信愿行,从它的本身来讲,是佛所成就的,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在我们学到《观经》下下品的时候,说五逆重罪的众生往生净土,在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就有人对这一点持不同的看法,叫做“别时意趣”:临终的恶人,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是有的,但是他没有修行啊,光念了几句佛,哪里有修行呢?“唯愿无行”怎么能往生呢?但经中说能往生,到底怎么解释呢?


他们就根据自己的想象做了一番解释:经典里讲他往生了,是指他将来,来生、来来生以后能往生,是鼓励他的,并没有真正往生。“别时意趣”的观点一出,当时念佛的人就生退心了,“念佛今生还不能往生,那还不保险……”善导大师之所以要写《观经四帖疏》,也是要破斥这种错误的认识。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做了最著名的“六字释”,把六字解释为三义,说“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这句话真是无量的慈悲,这把佛的慈悲点到极点了。这个人固然没有修行,但阿弥陀佛有修行,阿弥陀佛的修行就是归命众生的修行。这就是佛的修行,不是一般的修行。


就像我们坐船一样,船的运动速度,就是我们的运动速度,如果我们坐飞机,那飞机的飞行就是我们的飞行。有人说“你今天怎么来的?”“我今天飞来的。”“哎呀,你怎么会飞呀?”“坐飞机飞来的。”简称叫“飞来的”,在英文当中都是一个词,坐飞机飞来,也是我飞来的。这就是借助外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宗法师|关于净土宗的“信愿行”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o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