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对一个事抱有期望,且接下来的行为都是朝着预期所进行的,那这件事会更有可能实现,这就是自我实现,也叫自我验证。
就比如我认为自己很帅,所以更会注意打扮,注意打扮成为别人说我帅的理由,强化了我认为自己帅的想法。但不是说自我实现就是心想事成的法宝,自我实现成不成立,关键在于自己的行为有没有改变,朝着目标发展,只有期望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实现的可能。
那这个概念能解释我们生活中什么现象呢?放在情感生活中来说,很多情侣产生矛盾就是由于负面的自我实现所导致,举个例子:男方因为某些原因心情低落冷落了女方,导致女方得出你不爱我的结论,进而各种冷暴力,问原因还不说,最后导致男方真的心灰意冷,验证了女方的结论。
放在教育上来说,父母在行为上给孩子错误暗示,在语言上攻击说他笨,在行为上不让他做费脑子活,就会导致孩子得出自己笨的结论,进而更不努力,最后家长也自我解释说早就料到这样的结果了。说了这么多不好的例子,其实关键是想让大家了解到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刀很锋利,可以作为烹饪也可用于伤人,工具的运用在于人的选择。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自我验证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很多鸡汤说每天在镜子里对自己500遍“我很棒”不是没有道理的。以我自己为例,当初瘦弱的我开始健身,每天锻炼完都会跟自己说“我练的真棒”,等到别人真的夸我练得好得时候,那心情是相当的爽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后就会更加努力的训练,进入正向循环。
读书也是如此,我刚开始的时候全靠毅力,还暗示自己爱读书,等到别人某一天突然惊叹“哇,你懂的好多呀”,读书的习惯就延续下来了,也不知道因为读书而装逼,还是说为了装逼而读书,但不论动机如何,好习惯是养成了。
而自我实现和认同管理往往发生在同一个场景下。认同管理,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好形象,经营关系,树立形象等目的。
当我拿着书出现在一个经常夸我知识渊博的同学面前,我就会以一个爱读书的角色与他沟通(毕竟逼都装出去了需要装完)。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同的角色,面对朋友、家长、老师、同事、玩伴的态度都不尽相同。之所以采用认同管理,表演当前场景适合的角色,是因为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在家长面前我努力表现成一个懂事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表现成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在健身房表现成一个谦逊的肌霸,我们的表演不需要深思熟路,完全是天生的见人下菜碟。
但高手就是通过合适的着装与谈吐,在合适的场景下表演到当前合适的角色,采取符合场景、身份的行为,赢得其他人的好感(渣男都是此中高手)。圆桌派节目上一个心理学大佬说过:辨别渣男最好的方法就是时间,如果不是真的谈吐举止修养好,装起来很累的,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而在网络上之所以很多人被骗,就是因为了解信息的渠道实在太少,在网上你看不见对方穿啥,看不见对方的谈吐,反应也可以撤回键修改,只能通过一面之词来了解对方,而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人是狗,所以我也不知道很多网恋被骗的人是该说单纯还是傻。曾经年少无聊的我,在CF游戏里装妹子,光靠打字就引得无数傻屌来给我献殷勤。
所以说多读书有好处,学好了理论能防止别人忽悠自己还能转身去忽悠妹子,做一个知识渊博有文化的渣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