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健康真的是种心态,是生活方式,也是态度。即使疾病缠身,心态有了,那就是健康的状态。
健康是个广义的概念,不单单指躯体,包括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我们印象中,健康即身体健康,我感觉这在原始社会比较实用,那时候人比较单纯,吃饱有睡的地方,不生病,一切万事大吉;奴隶社会之后,健康就不那么狭隘了,有剥削后,心理社会道德都要拿出来说说。
现如今,可能健康还有除了身体心理社会道德以外的其他因素在,毕竟,人的存在是复杂的。
啊哈,扯远了,回来继续,说些现实问题。
对待健康,就像人际关系。
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好,你起码要有个良好的态度对人家,要在意一些,这样才会有回馈。健康,同样这样,你不在意它,时间久了,它自然就远离你,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偏偏我却不懂,可能你也不懂。
生病两月有余,逐渐的调整,心理和身体,有了转变,更确切是稳定了一些,也有了些感悟。
人与健康,是一种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人际交往,会通俗些。你在意了,投入多些,更用心呵护,收获也明显些。
这个道理我之前是懂的,但是却并没有去在意,就像我对人际交往的观点,淡淡的疏离,保持距离,不去太在意。
但是对于健康和我们的关系,这样的态度是不适合的。
我在2006年考了公共营养师,做了几年和健康有关的工作;2018年考了营养咨询师,2019年考了心理咨询师,但是这这些并没有本质上改变我对健康的理解。
虽然生活饮食会注意,但是也是随意更多一些,有刻意,但是没有强制。
生活上虽然不去熬夜,那是因为熬夜第二天,自己会恶心,没胃口,头晕,浑身无力,会三四天才能恢复,因为知道了后果,才知道要去注意,才想着去改变。
饮食上,知道要合理搭配,但是可能一周的前三天保持很好,后四天会放纵一下,然后会收不住,会暴食。长期的后果,健康状况会显露。
可能你会说,我怎么吃都不胖,我爷爷吸烟一辈子活到98岁,我爸爸喝了一辈子酒肝脏也很好,等等。
确实是这样,疾病会挑人,怎么讲呢?
首先是遗传,确切的说,我的理解是,遗传是一种生活方式。同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会有相同的行为习惯,会生同一种类的疾病,比如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
其次如果出生低体重,成年后容易患糖尿病;如果童年时得过急性肾炎虽然治愈,但是成年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非常大。
再从人格的角度讲,C型人格的行为模式表现为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不拒绝,缺乏主见,负性情绪控制力强,过于和谐,息事宁人。这类人患癌症者较多。
A型人格行为类型表现为,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有竞争性,很容易引起不耐烦,有时间紧迫感,言语和举止粗鲁,对工作和职务过度地提出保证,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A型行为类型的人,这种人格类型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又称“冠心病易患模式”。
以上从遗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讲遗传),儿时疾病,人格行为类型三个方面讲疾病成因,虽然浅显,但是这些却是真实发生,都发生在我身上,都得到时间和实践证明了,所以我不得不信。
所以,不要听别人说,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辨别,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两余月没怎么动,都是窝在家里,吃睡看书,活动量就是卧室到卫生间,卧室到厨房,卧室到客厅,偶尔去医院配药就算是活动量大了。
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想重新动起来。感觉精神已经恢复到最佳状态,起码有90分的状态,但是身体却拖了后腿,还没及格,起码也要60分吧,唉……
动,动起来!
连续三天,晚饭后走步6000+,两天早餐后走走,饮食的控制,数量和质量上面,要求严格些,确实带来了一些变化。
今早四点醒来,体脂称上面量了一下,体重跟5天前相比,降了1.3公斤,身体得分提升了3分,内脏脂肪标准了,由4.5下降到4.0,基础代谢率提高了37,身体年龄降低了9岁。
哈哈,一早兴奋的睡不着,遂记录一下。
坚持吧,总会有好的结果,一切都会变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