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我听过最醍醐灌醒的观点就是:教育不好现在的孩子,再生一个照样教不好。
当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孩子的表现不能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不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优秀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个自以为很正确的想法:要是让我重新培养,一定会比现在好,有时,我们甚至被孩子的行为气的脱口而出:怎么会生出一个你这样不省心的孩子。
我也曾经觉得,第一次当父母,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面对孩子的教育,尽管有很多现成的教材已经写好了怎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但当我们面对一个真实的孩子时,很少能按照书本的方式教育,家长传递给孩子的,其实就是自我能力的呈现。
你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言传身教给孩子什么样的认知,你有什么样的习惯,一定也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习惯,孩子身上的大部分缺点,就是家长身上所有缺点的集合,不信,你想想,通过孩子对待别人的时候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家有二宝的朋友跟我说,大宝教育二宝的样子,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深有体会,孩子对待我的态度,让我也看到了自己对待他的样子;同样的,我曾经也惊人的发现,我的脾气,我数落孩子的样子,跟我小时候妈妈数落我时竟惊人的相似。
孩子的所有表现,都深深印刻着自己父母的影子。
同样,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无疑都是父母身上隐性或者显性问题的呈现。
我们不优秀,凭什么要求孩子优秀,责备孩子的同时,总觉得是孩子有问题,殊不知,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自己。
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想让孩子变好,首先要让自己变好!
环境影响的作用不容忽视,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有相应的与环境相匹配的行为举止。
再一次深刻领悟了: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这句话的深义,原来只是觉得这话有道理,但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才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指导行动的方法论。
家长反躬自省并自己变好,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正确钥匙,再生一个孩子重新教育的想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
希望以后在教育孩子,嫌弃孩子,批评孩子时,我能首先低头审视自己的行为,错怪孩子这些年,希望在认识到问题之后,还来得及纠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