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思考者冷知识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用阳历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用阳历

作者: 力其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10:44 被阅读61次

    现在我们上学、上班、举办赛事,用的都是阳历,只有在传统节假日的时候,才会想起阴历,大部分年轻人平时是不关心阴历的。但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大多数时间用的都是阴历,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不用阳历呢?

    1

    其实,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开始用的都是阴历,它基于月相的变化周期,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1个月,12个月为一年。这个历法的好处是便于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每个人都看得见。

    月相的变化周期朔望月是29天半,但历法中不能有半天,所以将月份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是354或355天,而一个太阳年是365天,二者差了11天。地球上四季的变化只与太阳有关,如果完全只以阴历的12个月作为一年,每年就会与太阳年差11天,三年会差一个月,不能准确反映季节,甚至会出现夏天下雪,冬天炎热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不便。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给阴历打补丁,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十九年七闰"的记载,每两三年增加一个闰月,这样有的年份就会有380多天,平均每年的天数与太阳年基本一样了,因为每两三年就要调整一次,所以不会出现大的季节偏差。

    2

    我们古代的阴历打了闰月这个补丁后,解决了与太阳年的协调问题,但这种调整两三年一次,依然不够精确。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老百姓依靠种植农作物生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即使有了闰月,特定时节在不同年份也可能相差几十天,这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农民可能会错过了播种时间而导致粮食歉收。

    为了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我们的古人又给阴历打了第二个补丁,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位置而定,将轨道24等分,每15度的位置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是独立的,完全是根据太阳年制定的,所以二十四节气的阴历日期可能相差很大,但阳历日期基本是一致的,可以准确的反映每年的气候变化规律。

    西汉时期,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 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日历,规定一个太阳回归年为一年,朔望月为一个月,并且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加入了历法。《太初历》以及后来中国的历法已经不能算完全的阴历了,它将阴历和阳历结合了起来。所以我们后来把传统历法称为农历,而不是阴历。但由于习惯原因,并且阴历与阳历刚好对应,许多人依然称为阴历。

    我们现在的阴历与《太初历》整体结构大体相同,既可以解决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时间的协调问题,也能指导古代人们的农业生产,功能上已经没有问题,早期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但由于阴历的天然缺陷,使它后来基本上被阳历替代,这个后面再说,我们先说说阳历。

    3

    大约公元前3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阳历,它规定一年12个月,每个月有30天,年末另加5天,这样一年就有365天。

    一个太阳年实际上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并不是一天的整数倍,而多出来的5小时48分46秒就成了各种历法要解决的难点,古埃及阳历并没有考虑多出来的近6个小时,会导致120年差1个月,1460年差整整一年。

    如果现在要解决历法这样的问题,肯定是某个国际组织召集世界上的相关科学家,大家一起研究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给几个备选方案投票,得票多着获胜,但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机制,只有靠权力解决。

    罗马人征服埃及后,他们发现埃及的历法非常先进,于是在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在古罗马帝国推行改进过的历法,被称为儒略历,它与我们现在使用的阳历非常接近。

    儒略历以回归年为一年,一年12个月分为大小月,因为凯撒出生在7月,他就将单月定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因为平年为365天,所以从2月减去一天。凯撒的继任者奥古斯都为了显示他的权威,把以他的称号命名的八月改为大月,同时将10月和12月改为大月,这样改后一年的总天数就会不够,就又从2月减了一天。奥古斯都的这个改动,给我们的小学生开始学习大小月时,增加了不少难度,因为他破坏了大小月的规律,小学生们往往以为八月应该是小月。

    儒略历规定4年为一个闰年,为366天,这样可以解决每年多出的近6个小时问题,但回归年多出来是5小时48分46秒,不是6小时,相当于平均每年都忽略了约11分钟,会导致100多年后差一天,实际上,欧洲使用了1000多年儒略历后,日期差了10天。

    1545年,教皇格里高利八世召集会议,制定了新的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 这个历法规定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不是闰年,所以四个世纪年中有三个就被舍弃了,新的历法仅比太阳年长25秒,三千多年才会差一天。格里高利历后来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和接受,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使用的是格里高利历。

    4

    阴历在我国使用了几千年,最终在辛亥革命后被阳历逐渐取代,现在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已经不再使用阴历。阴历能被使用几千年,说明它在功能上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但阴历最大的缺点就是比阳历复杂。前面说过,为了指导生活生产,阴历需要打两个补丁,闰年和二十四节气。阳历也需要闰年这个补丁,但阳历闰年是因为一个回归年是365.242193天,是为了解决这个非整数问题。阴历不仅要考虑这个非整数问题,还要解决阴历年与回归年的偏差问题,阳历的大小月虽然被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改的有些不合规律,但整体上阳历还是比较简单,容易被人们掌握。阴历相对就复杂的多,没有一个简单的规律来让人们掌握阴历,像阴历闰年这样问题,大部分人也只能通过查历书才能知道,无法通过简单的数学算出来。二十四节气本身是独立于阴历的,具体日期每年都在变,人们也只能查历书来知道节气。

    其实,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非常丰富,完全有能力制定一个简单先进的阳历,但中国人不愿意放弃基于朔望月的传统,在人们眼里,一个月就是月相变化一个周期,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每年都去调整阴历年与回归年的偏差,否则就会破坏历法与月相的同步,必须等两三年,当偏差积累起来达到一个月,再用一个闰月来协调回归年,这导致阴历指导农业生产不精确,误差太大,客观需要一个与阳历一致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古人无法想象历法的一个月可以与天上的月亮没有关系,当然也不会简单的把一个回归年365天12等分,用一个逻辑上的月取代基于月相周期的月。

    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最东边,地大物博,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即使闭关锁国,国家照样可以正常运转,但到了清朝末期,中国人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落后这个世界。辛亥革命后,为了更好的融于世界,中国开始用西方的阳历取代了阴历。

    如果把阴历看作一个产品,当这个产品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时,人们通过给它打补丁来解决,而不是找到真正的底层原因,重新设计一个新产品,这导致阴历使用起来太复杂,最终在竞争中输给了阳历。这也给我们做产品一些启示,如果修修补补已经不能解决底层根本问题,就应该果断的推倒重来,重新设计一款真正的新产品。

    但我们现在不能停止使用阴历,因为它已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春节、中秋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都是基于阴历。阴历依然有阳历没有的功能价值,从阳历上你看不出来哪一天的月亮最圆。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的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有的人沉迷于游戏和社交网络,有几个人还认真的看过天空,如果你为人父母,不妨让自己慢下来,和孩子对照日历,晚上一起看看月相的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62a40de6a1a2:错误不少,古代用的是阴阳历,应该成为农历,现在用的阳历应该是洋历的误用
        力其:@人生如梦_d844 农历是现代的叫法,古代可不叫农历
      • d4edfe0908d3:这么复杂,农耕时节用阴历
      • 三点水yuan:受教了
      • 见字如面qaq:我们出生日期都是记的农历,但是现在出生的孩子都是记录阳历,很纠结以后自己的孩子按照哪个来:disappointed_relieved:

      本文标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用阳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am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