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现实好像正好相反,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期待着影响他人,控制他人。说,反而成为了我们沟通交流的主导方式方法,而听被我们忽略或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听不到。
这两周和EAP书中讲到的“听”在一起,发现了不少关于“听”的小奥秘。在和对方沟通时,语言反而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释放出烟雾弹,比如,孩子冲着妈妈说,“我恨你,我再也不搭理你了”!如果妈妈听到的是语言字面的意思,内心更可能是伤心难过,我对你付出这么多,你竟然说恨我;另一方面,如果妈妈透过语言,进一步问一个为什么?她为什么如此表达?去探索语言背后隐藏着对方她想表达的内心的需求、期待、目的,她想表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在语言背后的她的“故事”,和我们的不一样的“故事”。
面对处于情绪、问题中的人,我们更多的使用语言回应,回应方式比较多的是命令、警告、说教、建议、指导、教育、批评、分析、安慰、回避、转移话题等等。 在沟通中,我们急于让对方发现我们的存在,把自己表现出来,急于做判断,下定论,我知道怎么做,你听我说,我给你的是最好的,你这件事按照我说的做就OK了。是这样吗?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想给对方我认为的好的,我发现对方并不接,还是按照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表述自己的问题,他不需要我的指导和建议,他需要的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我意识到以后,开始不说话,听他说。只是偶尔回应一下“嗯嗯,是,我也想骂他,揍他”。反而让对方感觉不错。
以“快”为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太急于表达自己,按照自以为的正确的“想法”理解“对方”,倾听成为了生活中的“奢侈品”。当“活生生的人”被情绪所困住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释放情绪,她需要的是一个没有对错好坏评判的“容器”,安全包容接纳~~。当情绪被接住,问题也许已经不是问题~~
在接住情绪的过程中,把自己放在无知的状态,保持好奇心,不评价,不判断,不给建议,不指导,“听”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这一切的开始,第一步先从练习闭上嘴,张开耳朵启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