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闻。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024a8e60d4bff9d0.jpg)
作者从家乡襄阳出发,经汉水入长江东下,去吴越一带游历。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写下这首诗。
“挂席”指乘船航行,首句是说:乘船航行了几千里,一直没有观赏过名山胜景。
直到停泊在浔阳,才远远地望见香炉峰(庐山上一座风景美丽的著名山峰,庐山瀑布即在其上)。
“远公”指晋代高僧慧远,他曾在庐山与众多僧众论道,是佛教中净土宗的始祖。颈联是在说:我曾经读过高僧慧远的传记,也一直有着脱离凡尘、投身佛门的念头。
“东林精舍”指东林寺,庐山上的一座寺庙。最后的尾联写道:渐渐地,离东林寺越来越近,日暮黄昏中,已经可以听到寺中的钟声。
概括地说来,此诗反映了作者内心中渴望脱离尘世喧嚣、投身一片清静世界的愿望。
作者在青壮年时期,也曾有着出仕建功、博取功名的志向,但是天不遂人愿,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许多古代文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作者也不例外。也许,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作者才写下这首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