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论语》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作者: 乔娟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20:51 被阅读0次

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引导;

道之以政:用政作为手段来治理百姓;

齐:约束

齐之以刑:用刑来约束百姓;

民免而无耻:百姓因为害怕被刑,而不去犯罪;

这句话是有大前提的,是国泰民安还是民不聊生?在一个安稳的世道上,谈论道德,是一个格局,还一个超越了法之外的高阶自律和道德修养。

而在一个战火四起的地方,谈道德,是没有基础的,人们都不能保命,那不是空谈吗?

今天看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四阶段, 前道德阶段(2-5岁),他律道德阶段(5-8岁),自律道德阶段(8-10岁),公正道德结算(10-12岁),这些时间段不绝对,但可以代表大部分。

还有一个,是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也是这个道理,到底是优先考虑道德的,还是优先考虑法律?

海恩兹偷药:他为了给妻子治病,卖家200币的药,医生说2000币,但他只有1000币,说,那我给你打工,以后每个月慢慢还,医生不同意。海恩兹偷了医生的药。请问,如果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处理这个案子?

在儿童发展的阶段,判定的标准是不同的,跟随年龄分为: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9-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9岁以下的孩子,自己的利益是优先的,认为要偷

9-16岁,会考虑到个人之外的利益,认为不应该偷。

16以上,会意识到道德,而不止是法。认为可以酌情处理,而且要修改法律、要合理定药的价格。

对道德的判断,每个人认知不同。至于哪个优先,要基于大前提,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文章

  • 儒家思想篇三

    礼 《论语·为政》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释义是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而百姓不仅...

  • 用礼来约束自己,做一个有耻且格的人

    《论语.为政》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

  • 人之不存,术化为0

    李耳《道德经》,美日得之,今之日更佳。道,人性文明科学发展之规律;德,用道就得富智人心;经,规律规则总则。 人不能...

  • 道德经51道尊德贵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尊德贵 道德经学用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

  • 道德与法治

    3.5《论语》法治与道德 法制与道德治理就是与日常接触的用规则限制对方远不比用道德去管理。规则上的东西只能表面...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十二天

    《论语.为政篇》第一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析: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

  • 法与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 论语学习心得17:要知“耻”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

  • 道德与规则

    以规则为主体,以道德为辅助,在讲规则的前提下再讲道德,用规则为人们设置底线,用道德架高底线。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最...

  • 013《论语·为政篇》

    《论语·为政篇》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l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