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

作者: 诗酒寒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20:39 被阅读160次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的女主角(二)

      杨青柳绿,夫妻本该牵手游春,可丈夫却不在身边;初春时节,该播种插秧,可家里的男劳力也不在。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噢,打仗去了。

      丈夫总不在家,妻子心里肯定不好受,这种感觉变成了诗,就是闺怨诗。这些诗,活脱脱写出了那些丈夫戍边的女性的形象。

                    闺怨,怨什么?

    什么是“闺怨”?咱们先来看一首诗: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是首唐诗,作者叫金昌绪。诗里说,树梢上有几只黄莺儿正在欢快地啼叫,可女子从屋内跑出来敲打树枝,赶走了黄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黄莺的啼叫打扰了她的美梦,她正梦见自己和远在辽西征战的丈夫相见呢。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的女主角(二)

      这首诗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边关的丈夫的思念,小诗意蕴深刻,构思非常巧妙。

      这类诗就叫“闺怨诗”。闺怨,就是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哀怨。闺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主要表现女子对远征边塞的亲人的思念。

      再看唐朝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诗里写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子去城外采桑叶。可她提着篮子却忘了自己来做什么,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梦见了远赴边塞的丈夫,于是心情分外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写得多形象啊。

                  闺怨诗里的名作

      初唐著名诗人沈佺期写过一首《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首诗非常有名,写一个新婚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独居闺房的少妇,看着深秋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陷入对远方征战多年的丈夫的思念中。这一阵子,从边关来的报平安书信突然断了,她辗转反侧,更觉秋夜的漫长。她独自怀思不得相见,偏偏明月透过纱窗,照着黄色帷帐。

      闺怨诗自然也少不了李白。他的闺怨代表作是《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写妻子秋夜怀思在边陲征战的夫君,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远征。

  这首诗先景语后情语,情景交融。秋天正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月下捣衣,也勾起捣衣妇女对夫君的思念。秋月、秋声、秋风汇集起“玉关情”,就是为了“平胡虏,罢远征”。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的女主角(二)

      闺怨诗里最有名的,当属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年纪轻轻,还不知愁为何物。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她精心打扮登上高楼。忽然,杨柳春色吸引了她,惆怅之情随之涌上心头,这大好春光本该夫妻共赏,真后悔当初让丈夫从军边塞去建功立业。

      这首诗可以说是闺怨诗的登峰造极之作,全诗没有写对丈夫怎样思念,而是用了反衬的方法,大好春光,可亲人却不在身边,此愁何解?

            男人为写诗,女人写自己

      唐代的闺怨诗,大多是男人模拟女子的口气写的,但也有女子自己写的,有的作者本身就独守空房,这些诗的感情更为细腻,更加动人心弦。

    《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 

      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

      正是归时底不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个女子,叫葛鸦儿。她看到庄稼下种的时节到了,于是想起在外征战的丈夫说好这个时候回来的,但却没有回来。这女子可还穿着嫁时的衣裳啊,可她的丈夫到底怎么了?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大家都知道晚唐诗人王驾写过家喻户晓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和《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但你不一定知道王驾的夫人陈玉兰也会写诗,她写过一首《寄外征衣》: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的女主角(二)

      丈夫到边关打仗,“我”在“吴地”(江浙一带)。寒冷的西风吹来,“我”想到了远在边关的丈夫,不知道寄去的冬衣他收到没有?

      这两首诗里的女子形象,已经不是怨丈夫不在身边和思念丈夫,而是进一步把思念变成了牵挂。

      女性写闺怨诗,还引发了一个故事。《唐诗纪事》和《全唐诗》题注记载:唐武宗会昌年间,有一个叫张揆的边将防戍十余年没能回家,妻子侯氏就写了一首诗:

      睽离已是十秋强, 

      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

      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叠练先垂泪,

      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

      愿教征客早还乡。

      这首诗以边塞守戍将士妻子的身份,用切身感受诉说兵役无期所造成的身心痛苦,表达了渴望和平、家庭团圆的愿望。侯氏到京城,辗转把诗献给唐武宗。皇帝看了很是感慨,赐赏侯氏绢300匹,并敕张揆还乡。这首诗没有标题,因为绣成龟形,故称“绣龟形诗”,龟,即“归”的谐音,含蓄向皇帝请求恩准丈夫早日归来团聚。

                    为什么是唐朝?

      和中国古代的边塞诗一样,古代最优秀的闺怨诗也大多出自唐朝。因为唐朝皇帝是“马上得天下”,偌大的疆土都是打出来的。而且,唐朝从始至终就没有消停过,外战、内战从没间断,将士常年戍边、征战。

      另外,唐朝注重军功。唐代前期国力强盛,很多人都走建功沙场的路,很多文人写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豪迈诗句。

      建功立业当然好,可家里的妻子难免愁肠百结,由此,唐朝的闺怨诗才发达。这些诗,活脱脱写出了丈夫戍边的女性的形象。

相关文章

  • 【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

    杨青柳绿,夫妻本该牵手游春,可丈夫却不在身边;初春时节,该播种插秧,可家里的男劳力也不在。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 赏析《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亿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含...

  • 洪荣 国学经典记忆武林计划第二季 第12首 第46名 古

    正文: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

  • 跟我一起学诗词||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唐诗打卡(197)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写唐诗083:独不见

    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下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知...

  •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

  • 独不见——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

  •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① 沈佺期②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

  • 009.沈俭期《独不见》

    009.沈俭期《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夜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古诗词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ta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