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说到底,活在世上,我们只能孤身一人,去体会生活中的冷暖,去肩负人生中的压力,去抵御旅途中的苦难。可越是在这样的苦涩里,就越显示出生命的硬度与光彩。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越长大就越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渺小。对家人许下的诺言,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大部分时候,是达不到的。世界有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副恶魔的面孔,让我们手足无措,哭的像个孩子。生活里,有太多瞬间,我们都想痛哭,想崩溃,想逃离这个世界。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台词:It makes sense to be busy living or busy dying。忙着生,或忙着死。人生就是这样,要么生,要么死。选择活下去,就得承受生活的万斤重担。鲁豫《偶遇》中说:“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人这一生,总有被现实无情践踏的时刻,多少人表面光鲜亮丽,其实内心千疮百孔。作家哈金说过:其实人和人,到最后的区别,就是这一个一个坎儿,你能不能熬过去,过去了你就不一样了。
那些跨过的坎,受过的伤,都会成为我们身上最坚硬的铠甲。向外认知世界本身的不确定性;向内塑造内心的确定性;清醒地看到两者的边界与融合在哪里。我们就达到了“觉知·觉心·觉醒”。
行至艰难处,千万不要轻易放弃,黑暗过后就是黎明,风雨过后便是天晴。从来没有无灾无难的人生,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