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三、茅屋中的杜工部

三、茅屋中的杜工部

作者: 陈转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16:25 被阅读0次

    公元761年秋,在成都西郊外的某座小村中,一位中年男子失神地望着已经残破不堪的茅屋。时值八月,西风正盛,呼啸而过的狂风竟刮走了茅屋上的几层茅草!在狂风中,男子回过神来,看到屋顶上的又一层缺漏,他大感不妙,急忙拄杖而出;可是拄杖而行的伤病之躯又怎能赶得上呢来去自如的西风?末了,再也走不动的他也只能一边喘气一边遥望着那漫天飞舞的茅草,直到它们高悬于树梢或洒入江郊、沉入池塘。眼见茅草再也追不回,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留下了一句悠长的叹息……

    倚杖站了许久的男子终于在一阵悲叹之后缓步拄杖回屋。到家附近时,他又听到了南村群童们的嬉闹声,心内叫苦不迭;果不其然,当他定睛在看时,这群顽童手中抱着的,竟是自家屋上的茅草!霎时间,几日来家中屡遭偷窃的状况与一种不可名状的愤怒混在一起,涌上了心头。他用嘶哑的声音向这群作恶多端的顽童们怒喝道:“小孽障!还我茅来!”可话音未落,对方却早已闻风而逃。唉!看来今日遭窃的茅草,是再也追不回了!苍天缘何竟如此无眼!男子满腔愤恨在身,却无处发泄;无奈之下他只得再度忍下心中怨气,借助手中的拐杖,艰难地把自己拖回家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先前还是一片明亮的天空,此刻已是乌云密布,大有暴雨将至之势。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本就残破的茅屋现在更是湿漉漉一片,四处都显得阴冷可怖起来;身上的被褥亦是冰坚似铁,令人感受不到半点温暖。在一旁,娇儿仍保持着不佳的睡相――前几日被里刚被他蹬破,尚未修补……雨夜的阴冷、恶邻的侵扰、生活的窘迫以及近日来所遇到的一切都一一在男子的脑海中浮现,他辗转反侧,最终还是不得入梦,只得爬下卧床,仰天长叹:“如此怎能入眠!!”

    他再度拄杖,徐步走出门去。在屋外,他孤对长空,望眼欲穿;在一片深黑背后,他仿佛看到了残破的长安、困苦的百姓、尚无音讯的挚友与远在他处的胞弟……隐约中,乱军的马蹄声又在耳畔响起――在这个不眠之夜,大唐帝国的命运、亿兆黎民的安危与个人生计的艰难此刻被联系在了一起。想到这些,他陷入了沉思;许久以后,他又走入房内,借着微弱的烛光,在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口随飞动的毫尖高呼,喊叫声似能刺破这漫漫长夜。

    思忖良久后,他又向下写道: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次日,墨迹已干;第一缕阳光照进了茅屋,照在了已经睡去的中年男子满是皱纹的脸上;在诗句的下端,清秀的蝇头小楷逐一排列,放眼望去,正是“杜甫书”三字。

    诗稿最下端,是未干的泪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茅屋中的杜工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dy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