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把初中时期追过的《匆匆那年》又重新追了一遍,想要回忆一下青春,以此来慰藉我日渐消沉的身心。人们总是在迷茫或者孤独的时候容易产生共鸣,我不是圣人,也不例外,所以才会有了现在这篇文章。
相信看过电视剧的人,可能大部分都希望陈寻和方茴在一起,毕竟人们总是对初恋会有莫名的好感,然而事情总是不如人所愿,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总会在快要过关的时候遇到一个超级大BOSS,然后游戏结束,我们只能潦草收场然后重新来过。然而爱情并不是一场游戏,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当初或歇斯底里或平平静静的分开,哪怕后来和好也不能“如初”了,可能是长大或者疲惫了,想的更多的可能是“她”或者“他”是我曾经爱过的,余生找不到更好的,那就找一个能“得过且过”的吧,好了,废话有点多,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电视剧给我的感受吧。
一开始,我总是把陈寻与方茴分手的过错,全部强加在陈寻的头上。我以为如果陈寻没有遇见沈晓棠,没有喜欢上沈晓棠,那麽他就会和方茴一直在一起,不会分开。
可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就算没有沈晓棠,也会有别的人走进陈寻的世界。
分手的责任其实也有方茴自己的原因。方茴是一个性格腼腆内向又不善于表达的人。其实琴房着火的那次,她大可以直接跑到陈寻面前抱住他,就算沈晓棠在旁边又如何,你如果爱他,就应该向别人宣布你之于陈寻的重要性。可是方茴并没有这麽做,她反而用冷战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她根本不知道陈寻这种粗神经的人是不会明白的。就这样,陈寻越想不明白,方茴就越冷淡他,彼此背道而驰,越走越远,直至走到都累了的地步。既然维持这份爱已渐渐让人觉得疲惫,那麽分手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时的沈晓棠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陈寻的世界里,让他感觉焕然一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都让陈寻感到好奇直至习惯她的存在。就这样,沈晓棠慢慢走进了陈寻的心里,一点一点的霸占着方茴的位置。而方茴呢,一点一点的退缩,让出了她的位置。爱情就是这样,需要的时候你必须去争取它,而不是退缩着等它去找你,显然方茴属于后者。
我们总是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方茴之于陈寻是初恋也是青春的美好记忆。沈晓棠之于陈寻却是新事物的体验,是茶米油盐的生活。
《匆匆那年》结局是个悲剧,我不希望也不喜欢,可那又怎样,局外之人总是能一眼看透局中人的圈圈绕绕,却又无能为力。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面对爱情还在迷茫,那就主动出击,多点勇气,在多点包容,打败爱情路中所有的大BOSS,往后余生陪伴你的是你所爱之人。
别说太多大道理,爱就努力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