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的行动营在期待又不舍中结束了!看到很多小伙伴的精彩演绎,看到他们的从容出发和华丽转身。
我没有坤柔和波波的魄力,在战友听我说你开启了自己的课程;没有青鸟的勇气,开启了一个人自由行的挑战;也没有晓雪的细心,每次都能从当日打卡文章里找到自己的不足。
我在想,这22天,我又有什么变化呢?我好像还是那个我啊,有点浑浑噩噩,对现实不满意。不,不对,我也是有改变的,我的这些改变像细雨润物细无声,让自己险些也没有觉察到:
1. 每天准时完成打卡,不焦虑,心态平和了:刚开始,每天为了打卡焦虑。如果我上午还没有完成,没有思路,我就很着急,做起事来心里忐忑不安,仿佛压了块石头。可是在每日打卡文章里,我找到了方法,利用微习惯和睡眠法则,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早起后,马上查看打卡文章,如果有思路就立刻开始写,如果没有思路就看看小伙伴们的文章找找思路,实在还是没有思路就按连长说的“自由书写”。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将自己写个痛快---虽然不能拿最佳。到后期,我基本不在为打卡而焦虑了。有的时候,写着写着还把自己感动了,为一个好标题,为一个好切入点,兴奋不已(虽然不一定得到别人的认可)。
2. 学会变通,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回想起来,我为何会是现在裹足不前的样子?因为我之前失败的太多了。为何失败?因为给自己订的目标太高且不会做调整。比如,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练书法练了几天,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非常高兴。加之自己又喜欢画画,我给自己立了个目标,别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我就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为没有琴),我也要做一个才女。为这个目标,我又跟大哥学了下象棋。可是多年下来,不仅书法,象棋没坚持下来,挚爱的画画也夭折在了繁忙的高中时代。
后来我又给自己定过多个目标:从要读本科,报英语培训班,坚持学习1年,到每天坚持饭后站立半小时等等。都是在三天热度后就开始打退堂鼓,我也没有去总结分析:为何坚持不下去?应该对计划做哪些调整以便更好的执行?导致现在都不敢给自己立目标了,说到底,就是怕失败,怕面对不堪的自己。
看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后,我受益匪浅。原来每个人都有惰性,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完美。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懒惰的,它抗拒改变。不过,没有关系啊,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人生而不完美。当我们面对惰性的时候。不该害怕或自责,理解这是自然现象。用微习惯一点一点的去影响它,想办法去面对它,比如和朋友聊聊,给自己放个假,出去走走等!
总之,克服惰性,就是我们同自己斗智斗勇的过程。
3.规划,激励,为行动加油!
以前我也有计划,但我的计划很笼统,比如说,要学好英语。但具体怎么学没有具体计划,学起来也比较散漫,目标性不强,效果也不太明显。看到一个战友之前的打卡,记录的是她在考主任医师前后的学习感受。在考试前,虽然时间很赶,但是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学习,学习效率也很高,顺利通过考试。但是考完以后,再来看书,效果却想去甚远。小伙伴的学习也涉及到,合理定目标,让目标掂掂脚就可以抓住。同时,及时反馈,也很好的帮助了她!
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在想,如何将其应用到我的英语学习中。现在,我计划为报一个难度还能接受的考试,让考试督促自己学习。同时让考试来给我的学习做反馈!对于平时的学习,还要再做具体的细分,具体到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量。同时,记录每天的学习进度。提前完成了给自己一些奖励!让学习这条路走的更长更远。
4.理智分析和取舍,将知识化归己用
九粒珍珠和一根金线这一分享,老师的一个个人成长经历也让我感受很深:老师曾经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逢书就看,可谓天文地理,各个教派,各种理念的书都读了个遍。但到最后,却抑郁了。就像练武之人各种真气在体内冲撞,如不能将其捋为一股,就不能将这盖世神功化归己用,反而要深受其害。
我没有脸说自己读了很多书,但确实读到很多不同思想的书。当我看到第一种观念时,我深以为然,并开始应用。后面当我再接触到另一种观点时,我发现,这个观点也是有些道理的,然后自己就茫然了,不知如何取舍。导致后面对每个观点都不敢太相信,变成了一个保守的人!
通过这次的讲解,我深刻意识到,知识本有不同的方面,适当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理解其他各种存在的原因。
像昨天猫叔讲的,如果要进步更快,就要找更高层次的朋友一起学习。这一点,在第一个英语班就有同学这样同我讲,因为难度大,所以他学的更快,但这一点并不适合我,我是更适合掂掂脚就能拿到的目标,有事实为证(安慰下自己,不是和猫叔唱反调。猫叔一定能理解我的吧!)。
22天的学习结束了,但人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来,一起剽悍行动吧!
----剽悍行动营5期 3排2班-Bella
17.12.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