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早早地来读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文章《曾经住过猪舍》,很是感慨万千。一个身家上亿的企业家和著作等身的作家,曾经因为自家造楼房不得不暂时栖身在空猪舍里,真是不简单,尤其作家的妻子甘愿跟丈夫共同住猪舍,更是难得的贤惠和通情达理。
这也侧面反映出作家今日之所以能够熔铸辉煌,是因为他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这篇文章通过对妻子为造楼房,心甘情愿地拿出自己从18岁打工时攒下来的6500元钱,又跟哥嫂借到一万元钱,再加上蒋父给作家的一千元钱,她就跟作家开始一起为自家造楼房而操劳了。不仅如此,而且还甘愿跟丈夫共同住在哥哥家的空猪舍里,这太难能可贵了,而作家妻子说的又不是一直住猪舍,她和丈夫不久就要住新楼房的,更是作家的点睛之笔,成功地刻画出作家妻子勤劳、善良和贤惠的形象。
从而也让作家感动不已,他认为糟糠之妻是个宝,他要“槽糠之妻不下堂”,他认为作为妻子,愿意跟丈夫住猪舍,就是她愿意跟丈夫在人生的航海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
他当时就觉得,他们造了楼房后,虽然物质上暂时清贫了,但他拥有如此通情达理的娇妻,他觉得他很富有,他决心要给妻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想这就是作家奋斗的力量的源泉,作家的贤惠的妻子感动了他,让他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去顽强拼搏熔铸辉煌。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的最好的诠释。
作家的这篇文章一开篇就写他跟妻子曾经共同住过猪舍,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而就在这时,作家用你相信吗的问句,直接就往下展开了文章,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作家的笔端走,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作家接着直接写一九八七年,他跟妻子刚结婚不久,就在一块农田上造出了一幢四下三上的楼房。造这幢船了浜村的第一幢楼房,他跟妻子吃过很多苦,譬如,他跟妻子曾经共住在一个空猪舍里。
作家把这些总结式地写好后,他就逐层递进地讲为什么刚结婚不久就造楼房,他说是因为邻居的一些无意的、不明事理的行为,逼得他们要把这个地方干脆让给邻居,这从而反映出作家夫妻宁愿忍让也要睦邻友好的仁慈善良。
接着就写作家夫妻为造楼房筹钱、搬迁家中的东西寄存在十几户农家里,以及给工匠吃饭的饭堂设在哥哥家里,还有办请客的席面都牵连了村里很多人家等等。
画面感极强,像放电影似地回放着造房热火朝天的场面,也用这些来说明作家夫妻不得不住在空猪舍里的苦衷,更反映出当年农村人那种互相帮助的纯朴的民风,作家用一句“这些可爱的乡亲们”,就把这些感人的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文笔,这样行云流水的驾驭语言,这样自然真切的写作特征,试问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