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起来晚了,只好把简友们的文章改在晚上收录。我看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怀旧文章《陆老师和蒲公英》,感人肺腑,扣人心弦。
作家回忆他的陆老师,是一个插队知青,当上了他们的老师,这个陆老师多才多艺,才华横溢。
在给他们上课教他们文化知识之余,还拉手风琴给他们听,给他们以音乐艺术的熏陶和娱乐他们的身心。
不仅如此,陆老师还会写文章,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有一次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还让作家在班上朗读给同学们听。
可惜的是,这位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很有爱心的老师,曾经带着同学们采集草药晒干把卖得的钱捐给一位盲人的老师,不知为何却自杀了,这让作家很心痛,也让我们读者读了后很感悲恸。
谁能想到这位教作家写日记长大后就能成为一个作家的老师,这位当年教导学生们要像蒲公英那样,像蒲公英飘到哪里就美到哪里的老师,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撒手人寰呢,怎能不让人撼腕憾惜,备感悲伤呢?真是好人不长久祸害活千年啊!
作家这篇文章始终以陆老师为线索,紧紧围绕着陆老师贯穿全文,展开文章。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相当紧凑,层次非常清楚,脉络非常清晰。
文章以陆老师这根红线,就把陆老师给他们上课、拉手风琴和写文章且教作家写日记及采草药,以及教导学生们要像蒲公英飘到哪里美到哪里,像一颗颗璀璨晶莹的明珠一样,给串联到红线上了。
这样精巧的构思,这样严谨的写法,就能让文章的结构变得很紧凑,这就是让貌似很松散的事情,能够形散而神不散地高度凝聚到文章中的高超的写作方法和特征。
作家的这篇文章像行云流水那样,写得非常自然,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整篇文章布局合榫投缝,看不出任何雕琢斧凿的痕迹。不仅如此,而且文章一气呵成,让人在读的时候,非要一口气读下去不可,欲罢不能。
作家的这篇文章的语言相当好,口语化,长短适中,既明快清新,又铿锵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这些像璀璨夺目的明珠一样的语句,在朗读时,真是像白居易所说:“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读到陆老师自杀那一段,又是那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悲恸不已!
这就是作家的文章折射出来的无限的艺术魅力。总之,作家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可以助力我们写好文章。可以这么说,我今天推荐了两位作家的文章:一位是铁凝的《长街短梦》,大家有兴趣写小小说的,不妨读到能够背诵为止;还有就是作家的这篇散文,读熟了,也会写散文。我是真心诚意的,相信我,读好文章,写好文章,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