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想法每天写1000字
一个有系统的数学老师,是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

一个有系统的数学老师,是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

作者: 32a02ac9115b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07:48 被阅读10次

    对于学生听课,我们通常的理解,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不过,有了课堂改革,讲课的人,除了老师,还可以是学生;讲课的地方,除了讲台,只要你愿意,还可以发生在课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讲课的规模,除了面向全班,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甚至是一对一。不过,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听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听课虽然重要,但是提高学生的听课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时交流发现,教快班的同事表示无论谁在讲课,底下似乎都没有人理你,大伙都在忙着做自己的研究;教慢班的同事也表示无论谁在讲课,底下在听的人同样是寥寥无几,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时忍不住,发一通火,或者处罚几个学生,听课率会有所”回血“,可是“回血”的大概率只是学生听课的样子,而不是真正的听课。

    为什么学生看起来不像我们那样重视听课呢?在教过不少的班级之后,我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和学生最初的几节课上,无论你上课讲什么,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直勾勾地看着你,不管你问什么,底下马上就会响起整齐响亮的回答,让你感觉成就感爆棚;可是,等学生跟你熟悉了以后,听课的人就渐渐地少了,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渐渐地弱了,有时一个问题需要重复好几遍,底下才零零星星地有点回答,你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才能勉强维持学生的听课率。

    听课率不高,有的教师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于是刻苦钻研教材,勤奋备课,力求讲课精准到位,却发现对听课率的改善并不明显。有的教师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课不够生动有趣,于是四处搜索好玩的素材,收集搞笑的段子,讲课时随手拈来,学生的确被吸引住了,但他们关注的,仅仅是课堂的好玩,一旦哪节课没那么好玩,听课率依旧低下。有的教师觉得因为是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于是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严加看管,学生稍有不慎,就大讲纪律,动用处罚;老实点的学生,会选择配合老师,摆出听课的样子,倔一点的学生,会选择我行我素,无视老师的提醒。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导致他们在听课中没办法得到足够的成就感,于是,学习好的学生觉得自己不需要听,学习落后的学生觉得自己没必要听,总之都觉得听课不划算。

    相比之下,如果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课率,我们除了打磨自己的备课和端正学生的态度,更重要的,或许是帮助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著名的教育学家严济慈也说过:“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首先要提高听课效率。”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呢?首先,我们得了解学生为什么要听课。

    学生上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思考问题。从信息的角度看,思考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从外界和大脑的已有知识中,提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一并放入大脑的内存中进行重新组合,然后输出结果,概括地讲,就是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思考问题的效率。而思考的效率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大脑已有知识的质量,比如有的学生面对扇形的面积问题束手无策,而有的学生记得公式,立马就算出结果;另一个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有的学生见到“102×98”,就找草稿纸列竖式,而有的学生立马想到平方差公式,迅速得出“100²-2²”,三两下心算就得出结果,思考的效率高下立判。

    由此可得,提高思考效率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寻找更优质的信息,另一条是寻找更高效的思考方式。听课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两条路径。学生在听课时,可以看到别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调用了什么样的信息,动用了什么样的思考方式,通过交流、对比和借鉴,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思考方式也会得到迭代升级,思考的效率自然跟着提升。一般而言,老师是大概率拥有优质信息和高效思考方式的人,所以听老师的课,对学生来说,通常是最具价值的选择。

    从本质上看,听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优质的信息,和更高效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的。

    第一步,是选择问题。

    高效听课的前提,是学生对问题已经有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有的教师喜欢一上来就讲课,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动地接收大量的信息,有的学生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就放弃听课了,而有的学生觉得太简单,也放弃听课了。更好的做法,是先给学生一组问题思考,然后针对问题来讲课,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听课做准备。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老师来讲呢?不是。有些问题很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所以没有讲课的必要。有些问题稍难一点,但是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解决,这时我会选择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最多三个人,把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分散到每个组就行。

    一个问题,如果能解决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那就有必要面向全班讲解了。当然,讲解的不一定是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能解决问题,就可以请他来讲解。我曾经这样“懒”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的讲解总是比预期差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清晰地表述自己的做法,至于背后的思路,他自己也想不出,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可是,对于听课的同学来说,思路显然不是明摆着的事情。

    本来我以为只要多给机会,学生讲解的功力就会提升,结果发现学生只是胆子大了,经验丰富了,讲解的功力还是那样。后来细想也对,我自己都还没找到讲解的方法,对学生的讲解自然缺乏系统的指导,这样即便机会再多,也很难练出什么功力。于是,我决定把讲解的机会全包下来,等形成一套有用的讲解方法,再慢慢地交给学生。

    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呢?我的做法,是在学生独学时来回巡视,观察他们思考问题的过程。解答题比较方便,毕竟学生需要写出详细的过程。选择题或填空题比较麻烦,因为只有答案,但也不是没办法。一个办法是根据学生的答案追溯他的思路,另一个办法是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简单写出推算过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让学生把思路告诉我,我就试过好几次,指着一道题问思路的时候,学生很老实地说:“我是蒙的……”

    第二步,是输入信息。

    选好要讲解的问题后,我们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和学生确认:“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

    别以为这样做没必要,审题不仔细的学生多的是,有的学生甚至题目没读完,就开始凭感觉写过程。好些时候,我讲解到一半,有的学生才突然醒悟过来:“噢,我还以为要求周长,原来是求面积啊!”

    确认完问题,接下来就是输入相关的信息,其实也就是从问题中找条件。

    有两种做法可以选择:

    一种做法是,带领学生逐字读题,读一句就问一次:“从这句话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接着回答,等题目读完,条件也找的差不多了。

    另一种做法是,直接问学生:“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会把自己发现的条件列出来,顺序可能乱,但没关系,重要的是反复地提问:“还有别的信息吗?”等学生答不上来的时候,自己在看情况做些补充,条件也就基本找够了。

    两种做法的共同点,就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提问与学生互动。有的教师喜欢从头讲到尾,这样信息只能从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效率如何无从而知;而采用提问互动的方式,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应适时做出调整,效率相比更高。

    有人可能疑惑:“如果你提问,底下没几个人回答,怎么办?”我的做法就是反复和学生沟通,解读听课回答问题的价值。听课最重要的是跟上老师的思路,而回答问题,是确认自己跟上的一个办法,你答得上来,说明跟得上,答不上来,说明仍需努力。学生觉得有点道理,就愿意做出尝试,回答的声音就慢慢多起来了。

    通过上述两种做法,首先找出来的,是题目直接提供的条件,不妨称为显性条件。对于有些题目,显性条件就足够解决了。那不够的怎么办?我们还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比如看到圆,往往意味着有相等的半径;另一种选择是构造新的条件,方法是提出假设和作辅助线,比如连结某两个点,做某条线的垂线等。

    找条件的过程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一个细节是只找条件,不做推理。有一次,题目中有提到“平行四边形”,我在提问时,有的学生立马就喊:“那两条对边相等!”

    能如此快速推理当然不错,只是有两种风险,一种风险是容易陷入“对边相等”这个信息,忘了“平行四边形”这个原始条件,而解决问题可能需要的是“对角相等”;另一种风险是容易陷入推理,忽略了还没找到的条件,导致思考不顺利,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一道题苦想半天,一听课就大叫:“噢,原来还有这个条件,早说嘛!”

    另一个细节是,如果题目带有图,最好把找到的条件都在图上标注出来,比如给相等的边画个小圈,给知道大小的角标上角度,给特殊的图形简单加粗,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标注完后,可以抛开题目,直接在图上做分析。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标注的条件和分析的信息。有的学生对带图的题目感到无从下手,很大原因是不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对应到图上,所以标注条件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习惯。

    第三步,是处理信息。

    找完显性条件,就可以着手处理信息了。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问题与条件之间、以及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对信息进行整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处理一道题的信息,我们有三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从经验中搜索,参考过去处理类似信息的做法。比如看到“科学记数法”,有的学生立马就想到移小数点;看到分母有根号,有的学生立马就想到分母有理化......对于大多数常规问题来说,参考经验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率,减少思考的阻力。

    有的问题靠经验解决不了,我们可以选择第二种做法,就是从问题和条件中的关键词出发,提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试错。比如看到题目的图中有圆的直径,就尝试找它所对的圆周角,因为会有直角出现;看到题目中有三角函数,就尝试找相应的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线段的比......通过有知识点支撑的试错,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可选的关系,提高思考成功的概率。

    如果试错还是解决不了,我们还可以考虑第三种选择,增加条件。增加条件有两种做法,上文也有提到过,一种做法是挖掘隐含条件,比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圆的半径等等;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假设或添加辅助线,构造新的条件,比如设一个未知数,添加垂线或平行线等等。增加了条件,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关系,推动对问题的思考。

    在讲解信息的处理时,我会和找条件一样,采用启发式提问:“从这些条件中,你能得出什么关系?”学生跟着列举自己找到的关系,我会顺着学生的回答,用同样的问题层层推进:“这个关系怎么用,你还能得到什么关系?”等学生答不上来,我就找到了他们思考的难点所在,这时我会放慢速度,一步一步地说出自己下一步的思考,学生通常也会格外仔细地听,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自己当下最需要的信息,和最需要的思考方式。

    第四步,是跟进输出。

    在跟随老师输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优质的信息,见识到更高效的思考方式,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解决问题的思路,通常会顺带着总结出来。

    这时,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更危险的是,有的老师也跟着舒一口气,以为自己把题目讲解完,学生就会做了。遇到不少同事吐槽:“这道题讲过五六遍了,一到考试还是做错,无语了!”

    其实,知道不等于做到,在学生“听课”之后,我们还需要继续跟进,直到他们大概率能够“做到”。跟进的核心对象,就是学生的输出,一是听课的输出,二是解题的输出。

    在找条件时,我会利用投影展示题目,跟着学生的回答,把条件一个一个地标注;在处理信息时,我也会跟着学生的回答,把必要的推理和演算过程,一个一个地写出来。学生在底下也不能光听,他们不仅要跟上我的提问,还要跟着做笔记,而且尽可能和我同步。

    听讲、回答和做笔记,三者结合,有助于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和动觉,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听课的质量,可以通过笔记的质量反映出来。有的学生会一字不漏地记下来,有的学生会写上自己的思考,有的学生为了应付了事,会随便写点零碎的东西...

    对于有做笔记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同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有逻辑和有个性的笔记,让学生有个学习的标杆。你想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子写出好笔记,明显不大可能,但只要做起来,在行进中不断地调整,学生的笔记会越来越好,听课的质量也会跟着越来越高。

    笔记是听课的输出,但笔记承载的,只是解题的思路,学生还需要靠自己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才算完整的解决问题,因此,在讲解完一道题后,我们除了跟进学生的笔记,还得跟进学生的解题过程,这是解题的输出。

    学生在完善解题过程的同时,其实也在脑子里重演对问题的思考,这样能起到加深记忆的效果。我们可以来回巡视,观察学生的进度,适时提出帮助;有时讲完题目,下课铃就响了,这时学生往往更愿意选择休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后上交,然后检查质量。

    做完这两件事,就意味着学生过关了吗?当然不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学会了思考,还是只记住了答案,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检测。课前小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骡子是马,一测便知。如果反馈不错,我们可以切换下一个关注点;如果情况不理想,或许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刻意练习。

    有的人可能发现:“怎么好像只是让学生听课,没有让他们学会质疑呢?”我过去也经常鼓励学生要学会质疑,后来发现,质疑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得先理解别人的思路,否则就是抬杠。其实,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当我在讲自己的思考时,有些反应快的学生就会立马举手提出质疑,有时我不小心说错,举手的人就更多了。

    有的人可能认为,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甚至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都没问题。这点可以理解,但是许多时候发现,我们把舞台搭好了,学生的个性也释放了,可是讲解问题的底层逻辑倒是没建立起来,而这才是学生值得学习的硬功夫。

    选择问题、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跟进输出,可以作为讲解问题的一个思维框架,我们在自己讲解的同时,可以有意培养一两个学生,等他们上手了,就自然地把讲解的机会交出去,然后借机大加赞赏,发动更多的学生学习。不用担心,思维框架不会束缚学生,反而会让学生的个性更有效率地释放。如果有学生能打造出自己的思维框架,那就再好不过了。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有系统的数学老师,是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t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