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病一个星期,好不容易坚持到五十多天的的日更断更了,心里真是有万般不舍,想了想决定从头再来吧。写作本是一种享受和慰藉,是照亮心灵的一种方式,任何时候都值得坚持。
3月底的天气还是冷啊,晚上出门竟然还需要套上棉袄或者羽绒服,连杏花都一朵一朵在枝头绽放,风一吹过恰似粉妆玉琢的妙龄少女笑得花枝乱颤,可天气还是没有给人好脸色。
春天的衣服都找出来好久了也没派上用场,真希望天气快些暖和起来。也许派不上用场了吧,似乎每年都是直接脱了棉袄穿短袖,天气会在某一天突然热起来,让你毫无防备。
最近在看《人世间》,厚厚的上中下三本,有空便拿起来读一读,跨时代的著作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不管你身处哪个时代,一旦你被吸引进去就会被那个时代的洪荒旋涡给包裹,仿佛亲身经历了一遭。
那天和父母聊了起来,父亲和我说年轻时晚上他们为了能看场电影,骑两个钟头的自行车去,看一个小时,再骑两个钟头的自行车回来,乐此不疲。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人的欲望似乎也少一些。
母亲有喜欢收集塑料袋和各种瓶瓶罐罐的习惯,刷干净了放起来备用,我们总说没必要这样,但是说了很多年,她依旧如此。我记得她和我说过,她们那代人苦日子过得太多了,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依然什么都不舍得扔,什么都不舍得浪费。站在母亲那代人的角度来看,我似乎能理解她这种所谓的“怪癖”了。
母亲口中的日子我未曾经历过,也未能深刻的体会,他们那代人吃过的苦应该比《人世间》里这些人物吃过的苦更多也更苦吧。这种苦养成了他们的一些习惯,也造就了他们身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管什么岁月,这种品质已经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血液里,轻易无法改变。
邻居家的老太爷今年接近80岁了,夏天我回家住总是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听见拖拉机想起的声音,我问母亲:老太爷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天天上山干活?
母亲说:村里的老人都这样,闲不住,只要能动就要干活,闲着比干活还难受。
周秉义的父亲周志刚也是如此,干了一辈子工人,在贵州的深山里为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班长,即使退休回到A市,带着一身的病痛,也是闲不住,总是要将家里的墙修修补补,直到去世,这也许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干劲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