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
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作者: 心境_9517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07:28 被阅读0次

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如果你的伴侣可以成为你最信赖的伙伴,听起来是一件很棒的事。

然而,你或许也想过,这该是筛选另一半的标准之一吗?

如果你的他,无法成为你最好的朋友,是否证明他不是对的人?

你的伴侣是你的长期饭票?亦或者只是情感的寄托?

在你的亲密关系里,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许多男女在蜜月期中,先品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

然后他们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

有的人把伴侣变成了一个奖杯,一个单纯的玩具;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一个玩具,他可以打它,但不可以爱上它,也不会被它伤害或是背叛了。

有的人把伴侣当成了长期饭票,只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有所保障。

这些都是典型的将对方物化。

当两个都是为了渴求爱的人走在一起,有如两块干涸的海绵,同时要向对方支取水分,大家都在争持。

这种争持,处处反映现代人所说的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谓“我爱你,其实是我希望拥有你,请你满足我愿望。

当得不到你的关怀,我便愤怒、失望甚至憎恨你。

你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我便不能接纳你”。

爱情里失去了同情与体谅,在过程中,人被物化了。

通过把对方物化,来告诉对方,你不重要。

也就是把人当做物品一样看待,当人们在关系中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来物化对方,告诉自己对方不重要。

通过情感的疏远,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

物化,就是指把一个人的身体看成一个物品去评估它的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忽视这个人的其他部分,比如当事人的想法,感受和欲望。

物化源于被抛弃的恐惧

提出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鲍尔比,他记录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后期孩子的表现:

“如果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孩子也会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再黏着妈妈了。

是妈妈还是其他人来照顾他,好像都无所谓了。

孩子不再让自己对任何人产生依恋,但是他对糖、玩具或者食物却看得越来越重。

也就是说,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不再指向人,而开始指向物了。”

当被抛弃的恐惧压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这种分离的态度:

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就漠不关心。

而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占有。

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太担心会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他也会压制自己对依恋的渴望。

被物化是一种什么感受?

大概就像你参加一个歌唱比赛,结果导演像挑菜一样,对你的外形样貌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对你的歌唱水平却毫不在乎。

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他需要一个顺从的伴侣,他在骨子里是不需要真正的亲密性的。

他其实对于真正平等的亲密感是没有需求的,他要的只是对方的配合,来满足“我”的需求,一个小我的需要。

所以这种配合型的人,他其实根本就等于是放弃了他自我。

之前在网络上,有个话题引起了热烈讨论:

老公不回家,一个月给你11万生活费,你愿意吗?

话题的起源是某女嫁给一富商,丈夫每个月除了给与11万生活费,基本不在家。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各抒己见,有一个回答觉得说得很好:

世界上有一个人的爱情,但不存在一个人的婚姻。

当一方决定放弃时,婚姻已经结束了。

缺乏陪伴的婚姻,是不完整的婚姻。 爱情从来都不能建立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

恋爱既不是找长期饭票,也不是牺牲自己服务对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对方对自己有益,才会选择继续交往,才会选择进一步深化关系。

人们只会因为对方有利用价值,而产生“爱”。

大家常说,婚姻需要门当户对,古时候的门当户对是经济与学识的门当户对,现在的门当户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你能为我带来什么。

无论是朋友情谊,还是爱情,甚至是亲情,都是建立在“价值”之上的。

我们都有心理上的需要,无论是陪伴感、安全感、归属感还是个人成长的心理需求。

我们经常在浪漫关系中寻找这些需求:

对方关心自己,让自己感到安全,让我们的内心获得成长。

当我们处于浪漫关系中时,我们的伴侣往往能够让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但有时他们不在场,或者根本没有能力满足我们的特殊需要。

爱情是两个独立和自由的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结合。

健康的爱情是两个人带着对对方由衷的欣赏和认可,相互帮助一起朝着爱情的目标而奋斗。

所以健康的爱情能帮助你更尊重自己,更了解自己,更悦纳自己,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

同时去觉察自己与原生家的关系。

与原生家庭有不可分割的连结,伴侣关系中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

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

你的另一半就是你的潜意识,想要看看你的潜意识里藏着什么,就看看你的另一半。

你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在你和伴侣之间的互动模式也可以看到。

爱情是寻找完整自我的过程。

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不可自拔,那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缺失的自我。

成功的与原生家庭分离,伴侣问题才能解决

在爱情的世界里都可能变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让自己焦虑不安,让他人压力山大。

毕竟恋爱是需要学习的,人是需要成长的。

幸福和幸福感,都是你自己可以创造的,只不过是你通过这样一个人展现。

相关文章

  • 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如果你的伴侣可以成为你最信赖的伙伴,听起来是一件很棒的事。...

  • 相濡以沫不如相敬如宾

    1/18 “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 ——《亲密关系》 作...

  • 关系解析及融洽度提升

    亲密关系 (1) 绝大多数的亲密关系 都会让人有些失败的感觉。 如果你把伴侣当作 满足你个人需求的工具, 那你很快...

  •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书名】《亲密关系》 【书评中让人有启发的3个点】 1、伴侣不是你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不开心,不是他...

  • 《亲密关系》笔记

    1 绝对的爱是无条件的: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于伴侣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

  • 《爸爸5》陈小春应采儿:美好的婚姻关系是最好的家教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亲密关系》 《爸爸去哪儿5》终于开...

  • 自我放逐——密关系随笔

    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失败和无力感而想要放弃的这种经验,是一个清楚的指标,表示内省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如果你是把伴侣当...

  • 他说他是你的伴侣

    他说他是你的伴侣 当他遇到无法解的难题 他祈求你 因为你是他的伴侣 此时的你若无力 就又掉进了他的陷阱里 一次一次...

  • 分享第135天: 期望

    2020.9.14 1. 学习分享:亲密关系- 期望 期望是对伴侣施加的一种情感压力,希望伴侣满足你的内在需求...

  •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欣赏你的伴侣表达你的感激重复上述两步 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变得习以为常,变得懒惰,你就会身在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因为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爱?你把伴侣当成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go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