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湖北孝感一3岁男童从保丽广场3楼坠落至负一楼,当场死亡。
目击者介绍,事发时间大约为下午13时40分许,男童独自在商场3楼扶手电梯上楼口处玩耍,不慎坠入负一楼身亡。当时,他的父母和姐姐在不远处的按摩椅处休息。母亲察觉到危险,赶到的那一刻,已经来不及了……
近年来,儿童乘坐电梯时频发安全事故,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让人痛心不已。然而,你是否认真思考过,孩子在乘坐电梯时可能遇上哪些安全隐患?怎样乘梯才更安全?
自动扶梯4大危险区!你都知道吗?
危险区一:扶手槽
危险等级:2度
扶手带主要是让乘坐电梯人员在上面保持自身平衡,如果将身体靠在扶手带上,会产生一个相对的运动,极有可能将人带倒。一些孩子缺乏安全意识,会在将自己整个人靠在扶手带上玩耍,这是很危险的,容易摔倒、卡手,3岁男童从商场扶手电梯滑下坠亡就是这种情况。
危险区二:前沿板与踏板缝隙处
危险等级:3度
自动扶梯的前沿板和脚踏板缝隙虽然并不是很大,但足以容纳一名三岁左右孩子的手指尖。通过测试,当扶梯运行至末端,插在扶梯踏板的模型手与扶梯前沿板逐渐“合”在一起的瞬间,模型假手的手指就被牢牢地卡在了缝隙里,并被不断往里带,但自动扶梯始终未停。专家指出,扶梯前沿板处的推动力大概在十五公斤左右,这样大的力量即使是大人,手指也会被夹断。
危险区三:梯阶与围裙板之间缝隙
危险等级:4度
有些孩子乘扶梯时喜欢将脚靠在围裙板上,安全专家将一只鞋底厚度为5毫米的儿童凉鞋放进扶梯侧围裙板间缝隙,瞬间整个凉鞋就被卷进缝隙中。试验中发现,当凉鞋夹入缝隙时,扶梯未停止运行,且有一股很强的力量向缝隙中拉。当凉鞋被卷出来后可以看到,上面已是“油迹斑斑,伤痕累累”。可想而知,如果这是孩子的脚将会是怎样的惨状。
危险区四:扶手与建筑物夹角
危险等级:5度
一些商场内扶梯旁常常会有些建筑物夹角。当乘客头部伸出扶手之后,与横梁相撞产生的力量容易造成乘客受伤。在实验中,专家将横抱模型假人从一楼向二楼移动。当扶梯上行至夹角部位时,模型假人与夹角相撞,模型假人的头被横梁夹断了。可以想象如果是真人头部位于这个夹角处,很有可能导致头部、耳部被夹受伤甚至窒息。
乘坐扶梯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尤其是老人与小孩。
首先,不要让孩子单独乘坐扶梯。自动扶梯有时可能发生断裂或倒转,缺齿的自动扶梯容易卡住小孩的手,因此乘扶梯时要有家长看护,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身体的前方。如果孩子比较高,可以让孩子们握住扶手,家长也可以牵着孩子们的手。
其次,注意孩子的穿着。孩子乘电梯时尽量别穿材质很软的鞋,这类鞋容易被卷入扶梯,而且卷入后,电梯的安全装置可能无法及时启动使电梯停运。另外,最好将孩子手套、围巾、鞋子等服饰上松散的细绳拉带等东西移除,以避免它们被夹在自动扶梯中。
最后,规范孩子乘梯时的行为。家长应告诫孩子在扶梯上不逆行、不停留,看清扶梯运行的方向,不反方向乘坐,要让孩子面向扶梯,提醒他们及时迈脚,不要在出入口停留;告诫孩子乘扶梯时不要打闹、玩耍,不玩手机和平板电脑,更要禁止孩子把扶手带当滑梯玩耍,或坐在梯级上,在梯级上推搡、打闹、追逐、蹦跳等。不要把头、手、脚伸出扶梯外,小心扶梯运动部件的间隙,不要将手、脚触碰缝隙,以免被卷入造成伤害。
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上,真的处处是坑。孩子小的时候,安全和健康就是一切。父母对孩子“密切地时刻地关注”、“用心地共情他此刻的处境”,孩子自己会产生一种“生命和健康是最宝贵”的潜意识。且不可存在侥幸心理——“那多低概率啊”、“这些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也别太矫枉过正了”。要知道百分之一的概率,降临在你的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毁灭!
网友评论